近4成兒少罹過敏性鼻炎 「新一代舌下減敏」有望長期控制

分享:

隨著開學,孩子們回到教室、準備迎接新學期,但好發於兒童、青少年的過敏性鼻炎,容易造成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不僅會長期影響孩子們的睡眠品質,也容易導致課堂專注力下降、課業表現受衝擊。

台灣20歲以下族群的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高達37.8%,是全年齡的1.4倍,平均每5人中就有2人罹病。(示意圖/Pixabay)
台灣20歲以下族群的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高達37.8%,是全年齡的1.4倍,平均每5人中就有2人罹病。(示意圖/Pixabay)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姚宗杰醫師指出:「最常見的過敏就是過敏性鼻炎,塵螨是主要過敏原,幾乎無所不在於室內環境中,約占過敏原比例的一半以上。根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下族群的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高達37.8%,是全年齡的1.4倍,平均每5人中就有2人罹病。

亞洲回顧性研究也顯示,約有40%的病患在6歲前發病,另有30%於青春期發病,且盛行率仍持續攀升,可見此疾病對兒童與青少年的衝擊不容小覷。「值得一提的是,5 至 11 歲不僅是過敏性鼻炎的好發年齡,更是重塑免疫的關鍵時期。若能在此階段透過科學方式訓練免疫系統冷靜應對過敏原,將有望更有效地控制病情,甚至爭取長期控制的可能。」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呂克桓醫師說明,自2020年起,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成為我國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新利器,終結了長達十餘年沒有突破性療法的治療停滯期。然而,過往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仍無法用於兒童病患,臨床上僅能透過抗組織胺、鼻噴類固醇等藥物控制症狀,儘管已經調高了劑量、給藥頻率,治療成效難以滿足中重度病患的需求,兒童、青少年的中重度過敏性鼻炎病患可能因為症狀,導致睡眠品質、課業表現受到影響,迫切需要新的治療選擇。

醫師提醒,重塑免疫的過程如同馬拉松,需要長期且穩定的訓練,治療前期可能會先出現副作用。(圖/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
醫師提醒,重塑免疫的過程如同馬拉松,需要長期且穩定的訓練,治療前期可能會先出現副作用。(圖/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部王敬瑜醫師提及,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適應症已新增5歲至11歲的病患,只要確認過敏原為塵螨就有機會用藥,透過每日服用一次藥物的方式,達到長期接觸少量塵螨萃取物的效果,此療法透過重塑免疫、訓練免疫系統以沉穩面對過敏原。提醒民眾,重塑免疫的過程如同馬拉松,需要長期且穩定的訓練,治療前期可能會先出現副作用。由於免疫重塑需時較長,學會目前建議至少治療1.5年,約在治療8至14週時會看見症狀減輕;完成1.5年的治療後,有望迎來長期控制疾病,甚至達到穩定控制的目標。

姚宗杰醫師先前提到:「2024年底發表於國際期刊《Lancet Regional Health Europe》的臨床試驗,涵蓋1460位5至11歲病患,證實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在兒童族群中具備與成人相同的療效與安全性。」姚宗杰醫師進一步說明:「因此,在2025年7月23日,衛福部同意擴大適應症範圍,除了原本12歲至65歲病人, 5歲至11歲兒童也在適用範圍。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