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餐桌常見的地瓜葉不僅熱量低,更具有抗氧化、穩定血糖、保護血管與視力等多重功效,堪稱營養密度極高的超級食物。不過,腎功能不全及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民眾食用時需特別注意。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臉書發文表示,地瓜葉每100公克僅含42大卡,卻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鉀、鈣、葉酸、β-胡蘿蔔素、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等營養素。其中最大亮點在於多酚類與類黃酮成分,包含綠原酸、各式咖啡酰奎尼酸與花青素,具有降低氧化壓力和調節發炎的功效。
在血糖與血壓調控方面,李思賢解釋,地瓜葉中的膳食纖維能有效延緩葡萄糖吸收速度,而豐富的鉀含量則有助於維持電解質平衡,對高血壓患者特別有益。此外,其所含的β-胡蘿蔔素可轉化為維生素A,有助維持夜間視力;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則能保護眼睛黃斑部,減少晶體氧化損傷。

針對烹調方式,李思賢建議採用清蒸或汆燙後快炒,以保留更多營養成分。他特別提到,紫色或紅梗品種的地瓜葉因花青素含量較高,抗氧化效果更佳。
不過李思賢也提醒,由於地瓜葉屬於高鉀蔬菜,腎功能不全需要控制鉀離子攝取的患者,以及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民眾,在食用前應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的專業建議,以確保攝取份量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