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約60歲女性發現左眼皮下方長出黑色不明腫塊,初期僅有輕微不適,但隨著腫塊逐漸增大,甚至影響視線,餘光常覺得被遮擋,經診斷眼周腫塊約1公分,手術處理後三天,傷口已完全看不出。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曾文楷表示,隨著老化,最常見的眼周腫塊包括痣(真皮母斑)、皮膚老化或日曬造成的角化症(俗稱老人斑),少部分則可能為基底細胞癌或黑色素癌。「肉眼難以立即判斷良性或惡性,一旦出現出血、疼痛或視線遮蔽等症狀,都應及早就醫處理。」
針對治療方式,曾文楷主任指出,通常以局部麻醉下的手術切除為主,並送病理化驗以確認腫瘤性質。「手術約30分鐘,過程需在顯微放大鏡輔助下進行,並使用極細縫線,盡量減少疤痕,確保眼皮外觀與功能完整。」術後患者搭配專用水性敷料或膠原蛋白粉,可加速傷口癒合。

曾文楷主任提醒,眼皮腫塊與長期日曬有一定關聯,年長者或經常從事戶外活動者風險較高。「平時應做好防曬措施,不僅要塗抹防曬乳,更應搭配帽子、口罩及太陽眼鏡等物理性防曬方式,減少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長期傷害。」
「若發現眼周或身體其他部位出現不明腫塊,無論是否有疼痛感,都應尋求專業醫師檢查,整形外科能針對傷口癒合及外觀修復提供完整照護。」曾文楷主任最後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僅能避免惡化風險,更能保護視力與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