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東北季風影響,豪雨不斷容易導致香港腳問題反覆發作。中醫師指出,香港腳是由皮癬菌引起的皮膚疾病,這類黴菌特別喜好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中生長繁殖,若不慎染上,可透過日常保健方式有效預防與改善。

欣華安中醫診所副院長艾莉絲在其臉書粉專「皮膚達人 艾莉絲醫師」中說明,造成香港腳的主要原因有三:雨天鞋襪淋濕導致雙足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腳汗多卻長時間穿著不透氣鞋襪;以及因工作或生活需求長期穿著不透氣雨鞋,使雙腳處於潮濕悶熱環境中。
香港腳患者的症狀表現多樣,包括腳底皮膚起紅斑、腳掌或腳趾間糜爛皸裂、發癢、發紅、脫皮、起小水泡,甚至出現疼痛皸裂的厚皮。艾莉絲提醒,若不積極治療,黴菌可能入侵腳指甲形成俗稱的「灰指甲」,導致指甲變厚、變成灰黑色並出現甲床分離的情況。
艾莉絲將香港腳分為四大類型:趾間脫皮型、發炎水泡型、厚皮型及潰瘍型。趾間脫皮型在感染初期可分為乾性與濕性兩種形態,常見於第四與第五腳趾間;發炎水泡型則搔癢與疼痛感明顯,足底或足緣會出現水泡;厚皮型主要在腳掌跟腳跟處出現角質層增厚、皮膚乾燥及白色鱗狀脫皮,因不會發癢而常被誤認為單純皮膚乾燥;潰瘍型則從趾間開始擴散至腳掌、腳背,常併發細菌感染。

針對香港腳的日常保健,艾莉絲提供七項實用建議:保持腳部涼爽通風,流汗者可穿純棉或純羊毛襪吸汗;鞋內可撒滑石粉或痱子粉減緩出汗;回家後應沖洗足部並用吹風機吹乾;洗澡或游泳後務必將雙腳擦乾;選擇通風的鞋子,若必須穿包鞋建議以真皮為主;家人有香港腳時避免共用鞋子且襪子分開清洗;改掉在家打光腳的習慣,應穿室內拖降低黴菌傳染風險。
艾莉絲特別提醒,香港腳患者更應避免穿著塑膠皮、合成皮等不透氣材質的鞋子,並減少穿著合成纖維及尼龍材質的褲襪,以免腳部長時間浸泡在汗水中,阻礙汗水蒸發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