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一名30多歲男性因為嘴角紅腫來到皮膚科門診,自述以為長了唇皰疹,買了藥膏來擦,結果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嘴唇越腫越大,醫師診斷發現原來是口角炎。醫師指出,別以為只是皮膚小毛病就隨便自行塗抹藥膏,可能反而雪上加霜,如果超過持續1到2周未痊癒,或是持續腫痛、症狀加劇,建議盡快就醫治療。
唇皰疹常出現群聚型水泡,伴隨灼熱刺痛。(圖/蔡逸姍醫師提供)
唇皰疹和口角炎都是經常發生在唇部的皮膚病灶,許多民眾容易分不清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張宜菁指出,兩者相似的地方是都有傷口,口角炎通常會出現破皮,而唇皰疹可能會先出現水泡才變成傷口,在結痂與皮膚紅腫的情形下確實較難分辨,辨別重點在於「水泡」。
唇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引起的感染,唇部會出現超過一顆的群聚型水泡,伴隨灼熱刺痛,甚至嘴唇腫脹,一般以抗病毒藥膏或口服抗病毒藥治療。皮膚科醫師蔡逸姍說,唇皰疹具傳染力,只要病灶接觸到他人皮膚任何部位就可能傳染,發作期間務必減少親密接觸,尤其不要親吻孩童,最好避免共用餐具。
張宜菁曾遇過一位中年女性患者,腳指頭長了很多相連的水泡,紅腫發炎,原來是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她提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不僅會發生在唇部,也可能長在頸部、臉頰、眼角、鼻子、臀部、外生殖器等軀幹與四肢部位。
蔡逸姍指出,第一次唇皰疹發作的人,通常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病灶,建議盡速就醫;由於病毒就會潛藏在神經節附近,一旦免疫力下降就伺機發作,因此建議可以常備藥膏,當出現唇部灼熱刺痛等前驅症狀時,能及早擦藥,可減緩病毒繁殖。
口角炎就是閩南語俗稱的「臭嘴角」,嘴角容易紅腫、脫屑、發炎,甚至流出組織液,有時候一張嘴就痛,甚至影響進食。蔡逸姍指出,口角炎是口水刺激和浸潤導致,平常可使用凡士林塗在嘴角,就如同雨衣擋住口水的保護作用,有助於預防口角炎發作。
張宜菁指出,口角炎治療重點是找出病因,否則傷口難癒合且易反覆發作,例如有些人對假牙材質過敏,有些人是缺乏維生素B、鐵、鋅、蛋白質,有些人是抽菸、壓力大導致發炎加劇,或減重太快、皮膚皺褶變深導致口水積累等,都可能誘發;若一直找不到發作原因,或持續治療無效,可能要考慮其他較少見的鑑別診斷,例如日光性角化症、免疫性疾病或甚至是性傳染病(如梅毒)等。
更多【CTWANT】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