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未能第一時間救災 黃士修:鏟子超人值得尊敬不值得鼓勵

分享:

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針對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造成的嚴重災情後,「鏟子超人」現象提出警訊,引發網友熱烈回響。黃士修在臉書發文表示「鏟子超人值得尊敬,不值得鼓勵」,並指出此次災害中央和地方未能妥善配合,國軍未能第一時間投入救災,導致重要的指揮與管制功能陷入真空狀態。

鏟子超人自發性前往花蓮救災。(圖/報系資料照)
鏟子超人自發性前往花蓮救災。(圖/報系資料照)

黃士修在社群發文表示,自己做事習慣看後勤,「現代後勤學的前身,便是軍事物流」。他回顧2009年八八水災時,陸軍八軍團下午2點就開入災區,隔天時任總統馬英九卻被控救災不力,一個月後劉兆玄內閣總辭。相較之下,此次花蓮堰塞湖潰堤,總統賴清德是在災後才「火速下令」國軍進場,而台南風災還曾出現「國軍不能進民宅」的爭議。

國軍前往災區協助清淤。(圖/卓榮泰臉書)
國軍前往災區協助清淤。(圖/卓榮泰臉書)

黃士修指出,台灣災害頻繁,救災體系其實相當成熟,但近兩次災害卻有很大不同:國軍後滯。他解釋,古今中外,軍隊都是能緊急動員的最大規模力量,軍隊的組織、紀律,專業工兵能力和標準化作戰程序,是志工或公務體系難以複製的。當國軍未能第一時間投入,最重要的指揮與管制功能便陷入真空。

對於救災物資問題,黃士修直言,台灣發生過多次災害,根本不缺吃的喝的,「送進去沒好好分配,又變成現場救災人員負擔」。他也感嘆中央和地方未能妥善配合,「看看執政黨和側翼在忙什麼。喔,攻擊花蓮縣政府,果然選舉又要到了。」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