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來由就覺得「emo」? 醫:壓力累積是主因

分享:

近來「emo」一詞在年輕族群間廣為流行,意指感到憂鬱、焦慮或煩躁的情緒狀態。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許多人時常感到莫名「emo」,背後實際上涉及多重因素。

近來「emo」一詞在年輕族群間廣為流行,意指感到憂鬱、焦慮或煩躁的情緒狀態。(示意圖/Pexels)

楊聰財解釋,「emo」源自英文「emotional」的縮寫,代表情緒化的意思。當年輕人說「我emo了」,通常表示心情鬱悶或不開心,但這種狀態與憂鬱症有所區別,多半是因為壓力、焦慮或生活瑣事所致。

根據楊聰財的分析,造成莫名「emo」的第一個原因是壓力累積,當長期壓力無法適當釋放時,容易產生焦慮和抑鬱情緒。第二個因素則是自我期望過高,當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失落感會逐漸堆積。

造成莫名「emo」的第一個原因是壓力累積,當長期壓力無法適當釋放時,容易產生焦慮和抑鬱情緒。(示意圖/Pixabay)

社交媒體的影響是第三個重要因素。楊聰財表示,現代人每天接觸大量資訊,容易不自覺地與他人做比較,進而產生焦慮感。第四個原因則與生理因素有關,如荷爾蒙波動或缺乏運動等,都可能導致情緒起伏。

針對如何走出「emo」情緒,楊聰財建議首先要放慢生活步調,適度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此外,透過運動和親近大自然來舒緩壓力,有助於大腦釋放正面情緒。若情況持續,也建議可以尋求信任的人傾訴或尋求專業協助。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