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婦誦經驚覺視力模糊!就醫揪出白內障

分享:

73歲婦人因視力模糊難以誦經,深怕「念錯對神明不敬」而就醫,經診斷為白內障。在接受小切口超音波乳化術及植入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後,她不僅重拾清晰視野,更開心表示有如「開光的感覺」。

水晶體過熟。(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這位年長婦人數十年來堅持每天早晚虔誠誦經,去年初卻發現經文變得模糊不清,必須將經書貼近眼前才能勉強看清。由於擔心念錯經文對神明不敬,她決定尋求醫療協助。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主任林耿弘表示:「如果發現看東西變得越來越模糊,彷彿隔了一層毛玻璃,或者晚上開車時,對向車燈特別刺眼,就得當心可能是白內障前兆。」他強調,若未及時治療,嚴重可能導致失明,但及早發現治療則能重拾清晰視界。

林耿弘解釋,眼球內的水晶體如同照相機鏡頭,主要功能是將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影像。當水晶體因老化、疾病或外傷等因素而混濁,光線便無法順利穿透,造成視力模糊。他指出,雖然老年人是白內障的高危險群,但近年來因3C產品使用頻繁,患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

醫師提醒水晶體老化是正常現象,若有任何視力減損前兆,都要盡快就醫檢查治療。(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醫師提醒水晶體老化是正常現象,若有任何視力減損前兆,都要盡快就醫檢查治療。(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這位婦人表示,年輕時視力可達2.0,但近年來視力逐漸模糊,看東西霧霧的,對光線特別敏感,甚至看到的顏色變淡或偏黃。她每天都需要低頭用力看經文,還時常向佛祖懺悔:「經文念錯了,請寬待一下。」

經過詳細檢查後,醫療團隊確診她已是嚴重白內障,建議採用小切口超音波乳化術合併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治療。術後她恢復良好,開心地說:「現在屋內不用全部開燈就很亮了。」

林耿弘主任提醒,除了年齡因素外,血糖控制不佳、長期使用類固醇、眼部曾受外傷、高度近視、長期暴露戶外紫外線、抽菸與飲酒等,都可能增加白內障風險。若出現短期近視度數加深、夜間視力不佳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適時接受治療。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