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警報! 4月台灣PMI 48.9 、NMI 51 雙雙下跌

分享:

中華經濟研究院2日發布4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 、非製造業NMI。中經院長連賢明指出,觀望對等關稅政策發展以及中國大陸應對措施,4月季調後之台灣製造業PMI中斷連續兩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回跌5.3個百分點至48.9, 人力僱用指數中斷連續11個月擴張轉為緊縮。其中,廠商對於未來展望指數驟跌23.1個百分點至36.0,創2020年2月肺炎疫情發生後最大跌幅。

中經院長連賢明1日指出,依靠海運的產業確實仍在處理急單。(圖/工商時報)
中經院長連賢明1日指出,依靠海運的產業確實仍在處理急單。(圖/工商時報)

4 月未季調之台灣非製造業NMI已連續兩個月擴張,惟指數回跌2.8個百分點至51.0。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指數同步轉為緊縮。中經院指出,美國對等關稅等地緣政治風險引發市場對通膨、利率與匯率走勢之不確定性,以及對全球經濟成長擔憂,4 月初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回跌近四千點,財富負向效果引發民眾消費信心下降,住宿餐飲業、營造暨不動產業與金融保險業之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指數多大幅回跌並呈現緊縮。

4月台灣PMI、NMI的調查結果顯示,3月的雙升、雙擴張立即抺滅。這是川普對等關稅宣布以來,第一次的廠商採購經理人調查,且經歷了全球股、債市接連崩盤,廠商對於景氣信心的看法,也猶如兵敗如山倒。連賢明說,川普關稅政策對廠商影響最大部份是對6個月未來的展望指數,「廠商開始選擇了觀望,影響到整個PMI的數據。

4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48.9,較3月大跌5.3個百分點。(資料來源/中經院)
4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48.9,較3月大跌5.3個百分點。(資料來源/中經院)

由於外界認為因應對等關稅啟動,訂單、出口數據都反映了拉貨潮,為何4月台灣PMI 沒有呈現出來?連賢明指出,其實台灣PMI今年前三個月確實有此現象,是川普政策宣布之前,「其實廠商都已經開始先做了」,這又要分為走空運,或走航運,以及產業的差別,如半導體確實有拉貨潮,估計可以拉到6月,走海運的大型產品,如機械設備,45天運輸到美國,訂單出貨就相對保守。

連賢明指出,4月的數據顯示大部分的廠商被關稅「有一點點嚇到」,還也不能說業者是極度的悲觀,和上個月比較,廠商現在變得比較保守,要先觀望,畢竟還有一個90天,再來決定後續怎麼樣做,也可能要跟國外廠商溝通,關稅要如何計算。(工商時報)

【更多工商時報新聞】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