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美代表俞大㵢表示,美國德州已形成愈來愈大的台商產業群聚,「台美關稅協定會是雙贏局面」,台廠根留台灣,但要往世界推展,美國在高科技、AI政策的發展中,台灣也是最好的夥伴。

長榮航空在10月3日開航桃園直飛美國達拉斯的航線,並在班機抵達時,於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舉行首航儀式,由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駐美代表俞大㵢等共同主持。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力推「美國製造」,並對其他國家進口產品課徵高關稅,愈來愈多台廠以德州為美國據點,環球晶、台灣「電子五哥」鴻海、仁寶、廣達、緯創及和碩等大廠都在德州加碼投資。
駐美代表俞大㵢受訪時表示,德州已形成愈來愈大的台商產業群聚,長榮航空開啟達拉斯直航,絕非偶然,是看準更多僑界、商界相互往返的龐大旅運需求。
他接續說,台灣廠商海外布局已見新趨勢,10年前,台灣FDI(外國直接投資)赴中國大陸的投資占了84%以上,去年只剩不到7%,反觀去年有40%的FDI是前進美國。
他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力推再次工業化,也符合台商的策略,「台美關稅協定會是雙贏局面」,台廠根留台灣,但要往世界推展,全球的需求不斷在增加,光在台灣生產不夠,要到客源最多的地方,也就是美國設廠,「美國也需要台灣,在高科技、AI政策的發展中,台灣是美國最好的夥伴」。
在AI基礎建設方面,包括星際之門、輝達、蘋果等美國旗艦企業也紛紛加大在德州投資。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近日提出,將憑藉台灣建置科學園區的成功經驗,提供投資、融資和信用擔保的優惠,協助業者在美國建立產業聚落。
台灣建置科學園區的經驗是否會落腳德州,俞大㵢表示,地點還不確定,但這個概念美方非常肯定,認為台灣不光是科學園區,還有工業區的成功經驗,把生產鏈聚集在一起是很好的概念,希望引進到美國,但也盼美方提供水電、土地上的便利、能處理相關事宜的(one stop service)一站式窗口。
他也提到,以總體趨勢來講,台美間的貿易、投資關係只會持續增加,且雙方都有利,但台灣是美國主要貿易國家中,唯一未享受避免雙重課稅待遇的國家,一旦通過,對台美業者都有利,甚至可能會吸引在別國生產、比如說墨西哥的台廠到美國來,對台美關係很正面。
俞大㵢接續說,投入工業、高科技、半導體生產,當然需要培養足夠的人力,這也是美國跟台灣之間透過大學相關聯盟一直進行的事,「不是台灣的人力跑到美國而已」,是希望培育當地人才,因應逐漸成長的工作機會。
他強調,其實不光是工業生產,台灣也有鼎泰豐這樣的軟實力,現在美國可以買到味全、義美等食品,美國也宣布台灣鳳梨可以外銷到美國。(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