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14小時!北榮完成「全球罕見拆彈手術」 同步清除心、肝腫瘤

分享: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療團隊成功完成一例全球罕見的「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手術,成功救治一名因惡性平滑肌肉瘤侵襲肝臟並延伸至心臟的53歲潘姓女性。這項手術歷時14小時,不僅成功切除腫瘤,更為病患重建肝靜脈,術後追蹤半年顯示恢復良好。

台北榮總醫療團隊完成一例全球罕見的「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手術,歷時14小時。(圖/Photo AC)
台北榮總醫療團隊完成一例全球罕見的「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手術,歷時14小時。(圖/Photo AC)

北榮移植外科主治醫師、肝臟移植專家劉君恕表示,潘女士在健康檢查時被發現罹患惡性平滑肌肉瘤,由於腫瘤盤根錯節地纏繞在肝靜脈與下腔靜脈,甚至延伸至心臟,多家醫學中心均認為無法進行根除手術。在經過團隊多次討論及家屬同意後,最終決定採用這項高難度的手術方式。

手術過程中,醫療團隊首先將病患的肝臟完整取出,並在體外進行腫瘤切除及肝靜脈重建。同時,心臟外科團隊啟動體外心肺循環,成功切除位於下腔靜脈及右心房的腫瘤,並以牛心包膜重建下腔靜脈,最後將重建完成的肝臟放回病患體內。

劉君恕指出,這類結合肝臟自體移植與心臟外科體外心肺循環的同步腫瘤切除手術,在全球醫學文獻中相當罕見,特別是針對血管平滑肌肉瘤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手術團隊從上午10時開始,直到午夜12時才完成這項挑戰極限的手術。

惡性平滑肌肉瘤是一種罕見的侵略性腫瘤,目前每百萬人口中僅約1至2例。(圖/Photo AC)
惡性平滑肌肉瘤是一種罕見的侵略性腫瘤,目前每百萬人口中僅約1至2例。(圖/Photo AC)

惡性平滑肌肉瘤是一種罕見的侵略性腫瘤,源自平滑肌細胞,可能出現在子宮、胃腸道或血管壁等多個部位。目前每百萬人口中僅約1至2例,其成因可能與基因突變、遺傳疾病、放射線治療或化學物質暴露有關。

劉君恕提醒民眾,雖然目前尚無完全預防惡性平滑肌肉瘤的有效方法,但建議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線暴露,若發現不明腫塊或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以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