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記憶的轉化:資本時代下,文化象徵的建立要素

分享:
0:00
volume_up

作者名稱:方永傑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會讓一些商家不再只是商家,而是乘載回憶的載體,他衍生出的記憶與符碼成為社會的文化象徵,就像黑松汽水之於台灣人、誠品書店之於台灣人,書店與汽水世界都有,但就是這兩個品牌成為台灣的象徵。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站在文化人類學的研究角度,商標或商品變成某種象徵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轉化,以及具有某些特殊性,讓他被賦予與眾不同的意義。就像黑松沙士透過開創性的廣告,台灣本土式的轉譯,讓從國外傳來的沙士,變成屬於台灣人的記憶,就像那支偷渡客的廣告,成為世代的一種集體記憶。

回過頭來分析誠品之所以成為台灣的特殊文化標籤,其實就是24小時的書店經營,以及經過設計的陳列擺放,創造出有別以往台灣書店的氛圍感,這樣的氛圍感讓他成為文化產業的開創者,而不同於一般小書店的經營模式,誠品透過多樣性的藝文消費體驗,讓他也可以變成某種觀光經濟,也促使他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上升,很多觀光客到了台北,必然會去信義誠品朝聖,跟過去的敦南誠品不同,信義誠品因為鄰近台北101,使他成為吸引外國觀光客的主因,而敦南誠品則是承載不夜台北的各種記憶,而使他迷人,就像很多人在確定退場的新聞下方的留言,分享了許多記憶的回放。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而信義誠品還有一個特殊的意義,對於很多黑膠音樂愛好者而言,那是一個充滿寶藏的聖地,追尋、探索音樂的美好也構成他的特殊意義性,因此他退場後,也是讓某些群體感到惋惜,因為要建立一個音樂性的場域,需要時間以及某些必然條件配合。

很惋惜隨著上述的兩家特殊意義的誠品因為資本的競逐而退場時,一個特殊的時代也就結束了,因此對於誠品而言,如何有效轉移這些記憶與特色到新的店點,如新店裕隆城、松菸,成為品牌必須思考的問題。

觀察過去這些轉化的過程,對於品牌是危機也是轉機,危機在於如果無法有效轉移這些記憶進來,將會使品牌走入下坡,但是轉機是可以開創與實驗新的模式,讓品牌持續存在,發揮特色,也是期待誠品持續以台灣的藝文象徵持續存在。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