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者提供「代掛號」服務引發批評。衛福部長石崇良說,可透過醫院資訊系統阻擋程式快速掛號,並將加強分級醫療,若大醫院輕症患者比例還是太高,將依健保法提高部分負擔。

媒體報導,由於大醫院和名醫掛號滿檔,有業者提供付費的「代掛號」服務,若成功就收取新台幣400至450元不等費用,引發民間團體批評打亂醫療市場。
衛生福利部長石崇良今天下午接受媒體聯訪說明,根據醫療法,只要招攬病人就醫,就屬於「醫療廣告」,而代掛號是選定特定人士,代為掛號後讓其看病,已涉及違反醫療法第84條,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
石崇良表示,已先請醫事司發函各衛生局加強稽查,預估半年後看執行成效再行檢討。只要有民眾檢舉,就會交由地方衛生局調查,推測多數應該是個人行為,很少有集團;若真有集團在進行代掛號,恐怕需要要求電商平台業者封鎖。

遏止代掛亂象,石崇良說,現行許多醫院掛號是透過網路系統,因此可運用醫院的資訊系統能力,阻擋程式快速取得掛號名額;其次則是加強分級醫療宣導,提醒民眾不一定要馬上到大醫院看名醫,應有必要再轉診。
依照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若不經轉診,於醫學中心門診就醫者,應負擔其50%費用。石崇良指出,從健保法的設計來看,是希望透過轉診機制,讓醫學中心收治複雜、重症個案,因此對未經轉診者會收取很重的部分負擔。
石崇良指出,但目前實際在醫學中心所收取部分負擔,卻未達法定這麼高,僅約20%左右;且雖然各層級醫院比例不同,不過看起來多數只對藥費收取部分負擔,檢查檢驗並未收取。

加強分級醫療,石崇良說,將觀察從健保醫院個別總額實施後,各層級醫院的病人變化,若大醫院治療輕症、穩定慢性病人比例仍太高,會透過醫院聯盟等方式進行分流;若一段時間還是不見成效,就要提高其他還未納入的部分負擔,特別會從醫學中心做起,讓醫學中心的量能保留給複雜、重症患者。
石崇良表示,相關調整將先依現行法規馬上處理,後續若認為有修法需求,也不排除修法。(中央社)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央社》遏止代掛亂象 石崇良:擋程式掛號、強化分級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