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海底正在「放氣」!科學家:情況比想像中嚴重許多

分享:

科學家近期在南極洲周邊海域進行研究時,發現超過40處甲烷滲漏點正從海床裂縫中逸出,這些新發現的滲漏點出現速度之快令研究團隊感到震驚,同時也引發對全球暖化預測可能被低估的擔憂。

科學家在南極洲海底有驚人發現。(示意圖/PIXABAY)
科學家在南極洲海底有驚人發現。(示意圖/PIXABAY)

研究團隊在南極洲南大洋的羅斯海(Ross Sea)進行調查時,在水深介於5.9公尺至230公尺的淺水區域發現這些甲烷滲漏。值得關注的是,許多滲漏點位於先前已經過多次研究的區域,顯示這些是新形成的滲漏點,可能代表該區域的甲烷釋放正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紐西蘭地球科學研究所的海洋科學家西布魯克(Sarah Seabrook表示,過去在南極洲僅確認過一次活躍的甲烷滲漏,但現在這種原本被認為罕見的現象似乎變得普遍。研究團隊運用船載聲學勘測、遙控潛水器和潛水員等多種方式進行採樣調查。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海洋生物學教授瑟伯(Andrew Thurber)指出,甲烷的變化是一個重大未知數,其在大氣中的濃度持續上升,但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他特別強調,南極洲蘊藏著大量甲烷儲層,如果人類持續使地球暖化,這些滲漏點可能從「自然實驗室」轉變為「危險震央」。

研究人員提醒,甲烷是一種超級污染氣體,在大氣中前20年所吸收的熱量約為二氧化碳的80倍。這些海底滲漏可能會快速將甲烷傳輸到大氣中,成為目前氣候變遷預測模型中尚未納入的溫室氣體來源。

研究團隊計劃下週重返南極洲,展開為期兩個月的深入研究,以更詳細分析這些滲漏點的特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