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與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聯合9個交通改革團體,今(10日)舉行記者會,砲轟國土署,已投入近48億元改善校園周邊,但從19所學校的檢核結果顯示全數不及格,檢核平均分數僅33.79分,問題包括缺乏人行道、行人穿越道視線受阻、車道過寬,學區與行穿線的預告標誌及設置狀況不佳等,讓學童上學路充滿危機。
![](https://storage.ctinews.com/compression/files/default/cut-1721274569-h23vZft.webp)
國土署於113年起推動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編列近48億元經費,預計完成改善320間全台校園周邊環境;迄今為止,已改善完工209所校園,花費近22億元經費。
靖娟基金會與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桃園人本交通推動協會、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台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還路於民等交通改革團體討論,於113年12月針對6都進行實地檢核19所學校完工的通學環境,檢核範圍涵蓋校地周圍道路及學校提供之通學路段。
民團以三項檢核項目進行檢核,分別為「看得到」、「來得及」、「用得安心」,評估道路環境中是否有在正確的時機、合適的位置提供必要的資訊,以及行走時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更專注、輕鬆判斷交通環境的變化,以60分為及格標準,用加分及扣分制方式評比各校修繕狀況,最高分為104分,最低則0分。
檢核結果顯示,19間校園皆低於60分,檢核平均分僅33.79分,分數最低的校園為台南日新國小(16分),其次為台中瑞穗國小(20分)與新北重慶國小(22分),清楚反映出6都通學環境在改善工程後,仍存在諸多風險。
整體不合格項目分別為,離開校地的通學路上仍無人行道、行人穿越道兩側視線常被遮蔽,及車道過寬現象。此外,通學區與行穿線的預告標誌及設置亦狀況不佳。不僅讓用路人無法及時判斷路況及看見行人,對於國小學童來說更是一大危機!顯見目前的改善狀況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民團提出三點呼籲,第一,步行空間不中斷:確保校地周圍與通學路之步行空間連續性。第二,加強照明與能見度:加強通學區與行穿線的照明與能見度,提升兒童夜間的通行安全。第三,專業意見要多元:在通學環境改善政策中納入民間交通安全專業團體的意見,從更多角度審視工程設計與規劃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