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導致人口的增多減少?川普關稅大刀橫掃各國,台股昨1700檔股票跌停,而泌尿科醫師呂謹亨也提出一個社會現象,那就是經濟衰退時,來求診做結紮手術的民眾會變多。

泌尿科名醫呂謹亨。(圖/翻攝呂謹亨臉書)
呂謹亨昨(7日)發文指出,「早上9點開診,看診的空檔,就可以聽到,候診區的病人,跟護理師們,討論股市崩盤的聲音,大多數的人哀鴻遍野,也有的人反而很興奮的要進場撿便宜,看著電腦前老婆又新抽的公仔,綠油油的哭娃,真的很應景...股市就跟人生一樣起起伏伏,投資須謹慎,不要做超過能力範圍的事,才能長長久久」。
呂謹亨也提出一個現象,表示「2014年,泌尿科有一篇有趣的研究,名為【結紮、輸精管重接手術,與經濟因素的關聯】,簡單說就是景氣差,結紮的人會變多 ; 景氣好,做輸精管重接的人 (想生小孩的),會變多」、「多項科學研究表明,經濟因素如失業率和個人收入,與這些手術的施行頻率存在顯著關聯」。
呂謹亨說,《泌尿學雜誌》(Journal of Urology)的多機構研究分析了2001年至2011年間的數據,發現男性輸精管結紮術的施行頻率與失業率呈正相關,而與個人收入呈負相關。這表明,在經濟不景氣期間,男性更傾向於選擇永久性的避孕方式,以減輕潛在的經濟負擔,而輸精管重接手術的頻率與失業率呈負相關,與個人收入呈正相關,「這意味著隨著經濟狀況改善,男性更有可能選擇恢復生育能力,可能是因為對未來經濟前景更有信心」。
而女性也會受景氣影響生育意願,呂謹亨指出,「輸卵管結紮術,雖然直接的科學研究較少,但經濟壓力同樣可能影響女性選擇永久性避孕方式」,「總而言之,經濟狀況、政策變動等因素對男女結紮手術和輸精管重接手術的選擇有顯著影響。在經濟不穩定時期,人們可能傾向於選擇永久性的避孕方式以減輕經濟負擔,而在經濟復甦或政策變動後,恢復生育能力的手術需求可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