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漿不僅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還能促進腸道健康並延緩老化。王姿允醫師分享最新研究,指出以黑豆漿替代豬肉作為蛋白質來源,可顯著降低體內糖化終產物(dAGEs),同時改善腸道菌相,減少發炎反應,達到抗老與護腸的雙重效果。

家庭醫學科暨肥胖專科醫師王姿允在臉書粉專「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中提到,一項2025年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Food & Function》的研究,針對肥胖及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了為期16週的隨機交叉試驗。
研究分為兩個階段,參與者在干預期以黑豆漿取代豬肉作為蛋白質來源,對照期則繼續以豬肉為主,兩種飲食的蛋白質總量保持一致,並在中間設置洗脫期讓飲食習慣恢復原狀,再交換飲食方式。
研究發現,當受試者以黑豆漿替代部分肉類時,體內糖化終產物(dAGEs)濃度明顯下降,同時腸道內有益菌群增加,特別是能產生丁酸等短鏈脂肪酸的細菌數量上升。這些代謝物有助於保護腸道屏障、穩定血糖水平並抑制發炎反應,顯示黑豆漿不僅是蛋白質來源,更扮演代謝調節的角色,減少有害物質累積,促進健康菌群生長。

王姿允進一步說明,糖與動物性蛋白質結合後會在體內形成dAGEs,這種物質會引發氧化壓力與發炎,是加速老化及誘發代謝疾病與慢性病的重要因素。相較之下,以黑豆漿為代表的植物性蛋白不僅不會促進dAGEs生成,反而能降低其濃度,從源頭上減緩老化過程。
王姿允強調,攝取高蛋白飲食的重點不在於數量,而在於選擇何種蛋白質來源。過量攝取動物性蛋白可能增加體內dAGEs含量,同時加重腎臟負擔,而豆類蛋白則有助於維持身體年輕態。她建議,若希望延緩老化並保護腸道健康,可考慮以黑豆漿、豆腐或豆干等豆製品替代部分肉類,調整飲食結構以獲得更好的健康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