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飯配菜「豆棗」台灣獨創 菜販讚爆:可申請文化遺產

分享:

台灣特色美食「豆棗」通常出現在傳統中式早餐的配菜,更被許多人視為稀飯神搭檔,資深菜販廖炯程指出,豆棗其實是台灣在日治時期自行發明的特色食品,甚至曾外銷日本,堪稱是台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廖炯程分享豆棗起源。(圖/翻攝自廖炯程臉書)
廖炯程分享豆棗起源。(圖/翻攝自廖炯程臉書)

廖炯程在臉書發文表示,他只要住飯店吃早餐的時候,平時明明吃著西化早餐,結果還是默默走去稀飯區舀一碗,配上醬瓜、肉鬆、麵筋,然後看到那個黃色甜甜的直接夾一坨。「稀飯不配豆棗,人生少一味。」

廖炯程指出,豆棗是「七年級以前全部人兒時共同記憶」,特別是對當兵的男性來說,更是「掃飯神器」,許多人會將它留到最後,用來把碗裡的稀飯掃乾淨。他解釋豆棗之所以美味,是因為製作過程結合了健康的豆皮與「萬惡油炸」工序,再加上糖、麥芽糖、醬油、鹽、白芝麻和辛香料等調味,使外皮呈現油亮鹹甜的特色,堪稱是「早期台灣版古早味中式太妃糖」。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項被許多台灣人視為傳統中式早餐配菜的美食,其實並非源自大陸,而是台灣本土發明。廖炯程指出,豆棗是台灣自己發明的,完全是MIT的特色食品,因日治時期台灣蔗糖大量生產,當時各種蜜餞如番茄乾、話梅、金橘等應運而生,豆棗正是那個時代的創意結晶,不僅是世界首創,還曾外銷日本。

該篇貼文引發網友熱烈迴響,不少人分享自己對豆棗的記憶與喜愛。有網友表示「豆棗是我的最愛!」、「有了它加脆瓜,肉鬆,麵筋拌著粥就是古早味早餐了,懷念」、「兒子配粥的最愛!好吃豆棗的要稍黏牙濕潤口感」、「這真的莫名的好吃,稀飯一定要有這個」。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