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夏季環境炎熱潮濕,蟑螂更加猖獗,最近有女網友訴苦,她搬進租屋處2個多月就有蟑螂,用水煙式殺蟲劑也只清出5隻。對此,環境部提出「3不」原則,從根源防止蟑螂「定居」。

這位女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2個多月前她住進現在的租屋處,但最近突然蟑螂大爆發,某天半夜用水煙式殺蟲劑清出5隻蟑螂屍體,沒想到僅隔1天又看見蟑螂在牆上亂爬,讓她嚇得立即逃離租屋處,當晚再次購買水煙式殺蟲劑使用,她也不得不外宿過夜。女網友崩潰表示,「好討厭,到底該不該搬家,還是我其實已經快抗戰成功了」?
貼文引發網友熱議,紛紛留言分享滅蟑秘技,「用一點絕才對吧,一隻死了,其他吃屍體繼續死,整窩蟑螂殺光光 可以安靜兩三個月」、「用念力:拜託小強去其他樓層,不要來這裡,我會打死你」、「清完後,看到家裡有水管的地方,全部都要清,那個地方最容易有」、「請你們縣市專業防蟲的過去用藥」。
也有網友建議,除了使用殺蟲產品外,生活習慣的改善也很重要,像是盡量不要使用廚房,吃完食物也要立即處理乾淨,封死蟑螂食物來源,或可降低蟑螂找上門的機率。

除此之外,環境部曾提出防蟑「3不」原則,意即「不給來」、「不給住」、「不給吃喝」:
1、不給來:除門、窗、管線不留縫隙外,若有破損處應立即修補,以免蟑螂趁機潛入,廚房、浴室的排水口也須經常刷洗,夜間不用時須加蓋。
2、不給住:隨時保持室內整潔,居家室內外避免堆積舊報紙、紙箱雜物等,以減少蟑螂藏匿場所,讓牠沒有棲息的住所。
3、不給吃喝:將所有的食物妥為收藏,垃圾、廚餘妥善處理,垃圾桶、廚餘桶要加蓋,讓蟑螂沒有吃的機會,廚房流理台要保持乾淨、避免積水,保持室內的乾燥,以減少蟑螂生存繁殖必要水分的條件。

在藥劑使用方面,可在蟑螂經常出沒處噴灑殺蟲噴霧劑,上下各噴灑約10公分的藥液,讓蟑螂接觸後死亡。或者用殺蟑餌盒、殺蟑凝膠餌劑,將藥劑放置在裂縫、牆角、縫隙等蟑螂容易經過的地方,搭配居家環境整頓,增加蟑螂取食餌劑機率,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