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將近40年,行政院長卓榮泰昔日在民進黨內因善於調和鼎鼐,而多次臨危受命。在成為賴清德總統的首任閣揆後,正扛起重責,迎戰國際大環境波動帶來的挑戰。

在訪談期間,卓揆針對推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提出希望讓國人及產業發展要更好的心願及方針,亦就台灣面臨的缺工缺才議題,拿出魄力要求勞動部全盤檢討,並期許未來要從教育著手,為國家培養國際化人才。
其中已有感的是,業界喊了20多年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終於不再只聞樓梯響,行政院還將積極推動國家主權基金,以壯大國人資產管理的資金池。
不過,卓揆面前,亦有不少難關待跨越。
首先,美國總統川普雖提出對等關稅暫時豁免,但台灣做為全球重要供應鏈要角,台美談判結果牽動我產業發展,連同半導體聚落赴美設廠大勢所趨,未來如何讓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維持競爭優勢,並守住經濟安全底線,皆為全球高度關注。
此外,傳產部分行業接近命懸一線,除關稅波及,更受匯率大幅波動干擾,使得轉型變得難度更高。如何協助廠商度過陣痛並轉型成功,對政府而言,已是當務之急。
其次,各部會著手籌編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施行後,中央須大幅釋出財源給地方,是否仍有餘裕以公共建設擴大內需點火,帶動民間投資,助經濟成長,是第二大考驗。
再者,全台大罷免山雨欲來,在野黨提出四大公投案對壘,「核三延役」公投直接影響非核能源政策,如何化解朝野激烈對峙,避免動搖國人信心,更考驗層峰的政治智慧。(工商時報)
更多工商時報新聞:
跳空缺口回補潮!16檔補漲股外資進駐 狂掃「這2檔」逾4.7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