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揭沈玉琳血癌治療路需過「四大難關」 五年存活率五成

分享:

知名主持人沈玉琳罹患血癌,目前正準備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裴松南醫師指出,從病情發展來看,研判可能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病患接下來至少需面對四大難關,整體五年存活率約五成。

知名主持人沈玉琳罹患血癌,目前正準備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圖/翻攝自「沈玉琳的御琳軍」臉書)

57歲的沈玉琳的病情發展迅速且嚴重,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部長裴松南醫師解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特徵是骨髓產生癌變,導致不正常的白血球取代骨髓內的正常造血細胞。治療方案首先需要透過化療「除惡」,之後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以重建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

目前台灣醫界在血癌治療上,超過九成採用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而非傳統的骨髓幹細胞移植。裴松南醫師詳細說明了病患必須克服的四大難關:「第一個關卡是移植前的化療,一般需要2到3個療程,每次療程約需住院一個月。」在此期間,病患可能出現腸胃道受損、腹痛、口腔潰爛、肝炎、食慾不振、噁心及嘔吐等副作用。

目前台灣醫界在血癌治療上,超過九成採用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而非傳統的骨髓幹細胞移植。(圖/Photo AC)

第二個難關則是尋找合適的捐贈者。醫療團隊會在患者親屬及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中進行配對。找到適合的捐贈者後,即進入第三個難關—移植階段。「這個階段會採集捐贈者的周邊血幹細胞,以類似輸血的方式植入患者體內,但可能發生急性排斥或感染,約有一成的死亡風險。」裴松南醫師強調。

即使順利完成移植,病患仍需面對第四個難關。裴松南表示:「移植後可能出現排斥反應或癌症復發,整體而言,移植後五年存活率僅約五成。」除了這四大難關外,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在治療期間因免疫力低下,極易感染,每次生病都可能引發致命併發症。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