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阻抗有解!蛋白質攝取達「每日熱量30%」可逆轉

分享:

最新醫學研究指出,不論是動物性或植物性來源的蛋白質,只要攝取量達到每日熱量的30%,就能有效改善胰島素阻抗問題,為糖尿病預防帶來新曙光。此發現為糖尿病防治開創新方向。

劉博仁醫師強調,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關鍵不在於蛋白質來源,而在於攝取量是否足夠。(示意圖/Pixabay)
劉博仁醫師強調,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關鍵不在於蛋白質來源,而在於攝取量是否足夠。(示意圖/Pixabay)

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在其臉書粉絲專頁詳細解釋了胰島素阻抗的成因與影響。他以淺顯的比喻說明:「胰島素就像是一把鑰匙,專門負責開啟細胞大門,讓血糖進入轉化為能量。當這把鑰匙無法順利開門時,就是所謂的胰島素阻抗。」

根據2025年最新研究顯示,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的飲食實驗中,比較高蛋白純素飲食和高蛋白葷食飲食的效果,發現兩種飲食方式都能有效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劉博仁醫師強調:「關鍵不在於蛋白質來源,而在於攝取量是否足夠。」

為了全面改善胰島素阻抗問題,劉博仁醫師提出五大重點建議。在飲食方面,他建議減少精緻糖與精緻澱粉的攝入,確保每餐都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如豆腐、魚、蛋、堅果等。同時,均衡攝取蔬菜、全穀、好油脂也很重要。

劉博仁醫師強調「肌肉是『吃糖怪獸』,肌肉量越多,血糖消耗就越快。」,建議民眾規律進行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示意圖/123RF)

在生活作息方面,劉博仁醫師特別強調運動的重要性:「肌肉是『吃糖怪獸』,肌肉量越多,血糖消耗就越快。」他建議民眾規律進行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此外,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7小時)和適當的壓力管理也是改善胰島素阻抗的關鍵因素。

營養素的補充同樣不容忽視,劉博仁醫師表示,鎂、鋅、維生素D3、Omega-3等營養素都能幫助提升胰島素敏感度。他特別提醒,長期壓力會導致皮質醇上升,進而影響血糖穩定,建議可透過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來紓壓。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