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澳洲藥物管理局示警,越來越多人因長期攝取過量維生素B6導致周邊神經病變,出現四肢刺痛、麻木及肌肉無力等症狀。藝人于美人先前也疑似因長期攝取過量維生素C造成腎臟結石,泌尿科醫師為其取出108顆腎結石。

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指出,多數人認為維生素「多補沒壞處」,特別是水溶性維生素因會從尿液排出、不會累積而讓人放心天天服用補充劑。然而水溶性維生素攝取過量同樣可能出問題,雖然不像脂溶性維生素容易在體內堆積,但長期過量攝取仍會造成神經、腎臟或消化系統負擔。
呂謹亨醫師說明,水溶性維生素主要包括維生素C及維生素B群,包含B1硫胺素、B2核黃素、B3菸鹼酸、B5泛酸、B6吡哆醇、B7生物素、B9葉酸、B12鈷胺素。這些維生素能幫助身體產生能量、維持神經功能、保護免疫力,但當攝取量遠超出身體需要時,就可能引起維生素中毒現象。

其中維生素B6是最常見的水溶性維生素中毒案例。呂謹亨醫師表示,當攝取量過高,特別是長期服用含高劑量B6的保健品時,可能出現手腳麻木、刺痛、灼熱感,以及感覺遲鈍、行動不協調等症狀。這是因為B6過多會傷害神經軸突,造成周邊神經病變。根據《Nutrients》期刊回顧研究,停止補充後多數人能慢慢恢復,但部分嚴重者仍可能有殘留麻木感。
至於維生素C,許多人為增強免疫力或預防感冒而大量攝取。呂謹亨醫師指出,高劑量維生素C每天超過2000毫克可能導致腹瀉、腹痛、噁心,以及腎結石,特別是有結石體質或腎功能差的人。這是因為維生素C在體內會代謝成草酸,過多時會形成草酸鈣結晶導致腎結石。
維生素B3菸鹼酸補充過多,尤其是高劑量菸酸用於降膽固醇者,可能出現臉潮紅、發熱、皮膚癢、肝功能異常或肝炎、血糖升高、痛風惡化等副作用,這些症狀多半出現在每日劑量超過500毫克的情況下。

葉酸維生素B9雖能預防貧血與胎兒神經管缺陷,但過量服用會掩蓋B12缺乏,讓神經受損被忽略。有些人注射高劑量B12針劑後可能出現痤瘡樣皮疹,但這種狀況較少見。
呂謹亨醫師建議,不要同時攝取太多綜合維他命或能量飲料,因為不同產品加起來可能超標。健康飲食才是最好的維生素來源,全穀、蔬菜、水果、蛋、瘦肉、堅果就能補足大部分需求。
腎臟病或神經疾病患者補充前務必詢問醫師,若出現手腳麻、腹瀉、皮膚潮紅等症狀應立即停用並就醫。有症狀或擔心攝取過多者,可找醫師進行抽血檢測及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