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4歲李姓婦人長期受到乾眼症所苦,每日需使用人工淚液4次,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針灸治療後,眼睛不適症狀獲得改善,最終擺脫人工淚液依賴。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江驊修指出,這位患者初診時表示只要長時間用眼就會感到眼睛酸澀與不適。透過中醫「望聞問切」診斷後,發現患者因長期生活壓力及思慮過多,導致肝氣鬱結、日久化火,進而損傷肝腎陰液。
江驊修解釋:「中醫理論認為『肝開竅於目,受血而能視』,若肝血不足將影響視力;同時,腎水為肝木之母,若腎陰不足,也會加重眼睛乾澀與疲勞症狀。」
針對患者情況,江驊修採取「補肝益腎、疏肝解鬱」的治療方向,選取太谿、太衝、三陰交、合谷等穴位進行針灸,並配合眼周攢竹、魚腰、絲竹空等穴位,以舒緩眼部不適。經過3個月治療後,患者症狀明顯改善,人工淚液使用量從每日4次降至2次;到了第4個月,更已完全不需使用人工淚液。

江驊修強調,乾眼症治療需要患者長期配合與耐心持續。這位李姓患者雖工作繁忙,仍堅持每週接受1至2次的針灸治療,才能獲得如此顯著的改善效果。
針對乾眼症的預防,江驊修提醒,除了透過中醫辨證施治、針灸及中藥調理外,日常生活中也應避免長時間使用3C產品,適時讓眼睛休息,以預防眼部疲勞與病情惡化。乾眼症為現代常見的眼部疾病,其症狀包括眼乾、異物感、刺痛、紅癢與視力模糊,對生活品質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