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諾貝爾生醫獎「美日3學者起底」 學者:免疫已成顯學

分享:

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0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公布,由美國學者Mary E Brunkow、Fred Ramsdell與日本學者坂口志文共同獲得殊榮。他們因在周邊免疫耐受性領域的突破性研究而獲獎,揭示調節性T細胞如何控制人體免疫反應,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及癌症治療具有深遠影響。

2025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6日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揭曉,由3名學者布朗柯(左起)、藍斯德爾、坂口志文3名學者共享,以研究周邊免疫耐受性獲殊榮。(圖/美聯社)
2025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6日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揭曉,由3名學者布朗柯(左起)、藍斯德爾、坂口志文3名學者共享,以研究周邊免疫耐受性獲殊榮。(圖/美聯社)

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三位學者的研究闡明了人體免疫系統如何避免攻擊自身組織。他們的發現為周邊免疫耐受這一全新領域奠定了基礎,推動了癌症、自體免疫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新療法開發,並可能提升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目前,部分相關療法已進入臨床實驗階段。

其中,Mary E Brunkow和Fred Ramsdell在2001年發現特定老鼠品種易患自體免疫疾病的原因,與名為Foxp3的基因突變有關。若人類對應基因發生類似突變,則可能引發嚴重的自體免疫疾病IPEX症候群。兩年後,坂口志文進一步將這一發現與他1995年提出的調節性T細胞聯繫起來,證明Foxp3基因控制此類細胞的發展,確保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的耐受。

坂口志文的研究成果被譽為免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他1951年出生於日本滋賀縣,現年74歲,為大阪大學免疫學前沿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他的研究顯示,調節性T細胞能在免疫系統異常攻擊人體時發揮抑制作用,有望應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及過敏症的治療與預防。

Mary E Brunkow出生於1961年,擁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目前擔任美國西雅圖系統生物學研究所資深專案經理。Fred Ramsdell則出生於1960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現為舊金山索諾瑪生物治療公司(Sonoma Biotherapeutics)的科學顧問。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自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至2025年已頒發115次,共有232位得主。(圖/美聯社)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自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至2025年已頒發115次,共有232位得主。(圖/美聯社)

此外,台灣罕病基金會指出,IPEX症候群是一種X染色體遺傳疾病,主要影響男性患者,多見於6個月以下的男嬰。患者常出現嚴重腹瀉、濕疹性皮膚炎及內分泌異常,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等症狀。

諾貝爾獎委員會進一步說明,三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對理解免疫系統如何精準運作至關重要。當免疫系統失去控制時,可能對人體自身組織造成傷害,而他們的發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關鍵線索。這次獲獎的三人將均分11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台灣學者都相信,未來免疫學勢必會成為重要研究方向與顯學,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王維樂受訪時說,回顧過去20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名單,會發現多數與免疫學研究有關,「現在想拿諾貝爾,做免疫就對了」,從自閉症到漸凍症,越來越多疾病被發現與免疫失調有關;在他心中,免疫學一直都是最具發展潛力的顯學。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自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至2025年已頒發115次,共有232位得主,其中14位為女性。去年的得主為美國學者Victor Ambros與Gary Ruvkun,因發現微型核糖核酸及其在基因調控中的作用而獲獎。2025年其他諾貝爾獎項將陸續公布,包括7日的物理學獎及8日的化學獎等。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