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長期便血、腹痛遭誤診痔瘡 竟是罹患結腸癌 有「4大症狀」應速就醫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一名53歲的美國女性蕾妮,十年前發現自己身體開始出現異狀,先是腹瀉、脹氣,伴隨不明原因的腹痛,出血、體重減輕。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裏,症狀加劇,她輾轉看過好幾位醫生,被告知可能是胃病、胃酸倒流,腸易激綜合徵,甚至是痔瘡。醫生開給她好幾種藥物,但症狀並無緩解。最後就醫做了糞便檢測,才確診為「三期結腸癌」。

圖/photoAC提供

根據外媒Insider報導,蕾妮開始覺得身體疲累,更在沒有刻意節食的情況下暴瘦40磅。她照鏡子時自覺臉色蒼白,捐血時更被護士告知,她的血液中鐵含量極低,但醫生只是告訴她,這可能與飲食或月經週期有關。當她好幾次出現便血的情況時,醫生依然堅持問題不大,有可能是「吃了火龍果等紅色的食物」。

某日,她在外出時突然感覺一陣天旋地轉、不停冒冷汗、想吐,上厠所時依然有便血的情況。這次她終於上醫院接受詳細的身體檢查,連帶做了糞便測試。診斷結果很不樂觀,蕾妮被診斷出患有第三期結腸癌。醫生在她的腸道中發現一個「棒球大小的腫瘤」,立馬決定進行手術切除。蕾妮一共進行了好幾項手術,包括切除腫瘤、34個淋巴結和一段23厘米長的結腸。醫生發現,幸好腫瘤並沒有擴散到她的肺部和淋巴系統。但很遺憾的是,若她在幾年前接受癌症篩查,結果可能會完全不一樣。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數據,在過去三十年裡,美國50歲以下族群的結腸癌發病率持續上升。初期的腸癌可能難以被診斷,患者會出現腹痛、便秘、腹瀉、體重減輕和疲勞等看起來很普通的症狀,更可能會被誤診為痔瘡、腸胃炎或腸易激綜合徵。若及早發現,直腸癌是可治療的。若癌細胞沒有擴散,五年內存活率約為90%。至

而在台灣,「大腸癌」連年高居臺灣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約有17,000例新發生個案!醫生指出,如何透過有效篩檢,提早發現大腸瘜肉與癌前病變,對大腸癌防治影響重大,而影響篩檢品質的關鍵,正是醫師施作大腸鏡時的「腺瘤偵測率」。研究指出腺瘤偵測率每提升1%,可降低篩檢後大腸癌風險3%,死亡率更可降低5%。
 

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內科臨床教授邱瀚模醫師表示,大腸癌治療每年花費健保140-150億,應思考如何提升大腸鏡篩檢品質,及早發現並切除更多的高風險腺瘤瘜肉,才是降低篩檢後大腸癌發生的根本辦法,並減輕個人及社會因大腸癌付出的健康成本。

圖/潮健康提供

其實,在醫學上民眾所說的大腸癌即泛指「結腸癌」。亞州大學附屬醫院解釋,消化系統的最低部份稱為結腸,結腸的最後 6 吋又稱直腸。食物消化後,殘渣通過結腸直腸(俗稱大腸)而排出體外。生長在這個部位的癌症,稱為大腸癌(或結腸、直腸癌)。

大多數的大腸癌最初都是以很小,非癌細胞、良性的大腸瘜肉型態出現。「大腸瘜肉」是指在腸黏膜表面長出的突起物,經過一段時日,有些大腸瘜肉會惡化成大腸癌。

隨著國人的飲食、生活習慣改變及環境的變遷,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有持續增加的趨勢, 不可不慎。

大腸癌症狀?

早期發現大腸癌並不容易,因為大腸癌剛形成時,只是一小團癌細胞,並不會引起腸道症狀;逐漸成長增大後,才會產生症狀。

大腸癌發生在右側大腸(即盲腸、升結腸)時,會出現腹脹現象或大便潛血反應呈現陽性,即血便;發生在左側大腸(即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時,會出現腹痛、解血便或大便習慣改變情形(例如腹瀉或便秘)。一旦出現症狀後,如果被病人誤以為是吃壞肚子或是痔瘡出血之類的輕病,延遲就醫,後果就難以想像了。 綜合來說,有下列症狀時,須小心大腸直腸癌找上門:

1.腹痛。

2.排便習慣改變:突然或逐漸發生腹瀉或便秘。

3.糞便型態改變:如為帶狀或細條狀 ‧解血便及黏液便 ‧體重異常減輕 ‧食慾不振 ‧摸到腹部腫塊。

4.虛弱易疲倦、缺鐵性貧血。

何時該去看醫生?

假如你的排便習慣有改變,或有上述所提的血便等症狀,甚至常覺得疲倦、體重莫名減輕等,要盡早請教專業醫師。

醫師會視情況安排 1) 實驗室檢查(大便潛血反應、血色素的測定及癌胚抗原指數 (CEA);2) 肛門指診;3) 大腸鏡檢查或乙狀結腸鏡檢查;4) 下消化道攝影、5) 腹部電腦斷層攝影或腹部超音波等,以做綜合判斷。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