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的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昨天(4日)證實,去年初確診胃癌,令外界震驚。重症醫師黃軒表示,胃癌是一種最不喜歡「驚動別人」的癌症,研究發現,飲食重鹹等高風險族群,每2到3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可降低40%胃癌死亡率,換來數十年的健康。

黃軒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每個人幾乎都經歷過胃痛,多數人只是吃點胃藥就了事,但在診間,醫師卻常看到那些原以為只是胃發炎的病人,做了胃鏡後,竟發現得了胃癌,胃癌的可怕,不只是致命,而是在於它太安靜了。
黃軒表示,初期的胃癌表現就像消化不良,有時只是飯後脹氣、打嗝,或是食慾差、吃不下,或只是覺得胃怪怪的,很容易被忽略。根據2005年刊登在《BMC Public Health》的報告,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人罹患胃癌,近7成發生在亞洲,男性罹患率約是女性的1.9倍。
黃軒表示,研究發現,患有慢性胃病、胃潰瘍、胃癌家族史,或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吸菸、喝酒習慣,或是飲食重鹹、愛吃醃漬煙燻食物的人,都是胃癌的高風險族群,在高風險族群中,每2到3年做一次胃鏡,可降低胃癌死亡率達40%,別怕不舒服的幾分鐘,可能換來未來幾十年的健康。
除了定期健檢之外,黃軒表示,平日飲食富含番茄、花椰菜、莓果、綠茶等含多酚抗氧化物的食物,也能保護胃黏膜、減少癌前變化,飲食少鹽、少醃漬、避免過燙食物,也都是守護胃部健康的日常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