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核准的合法加熱菸產品17日正式在超商上架販售,卻在開賣首日即被查出包裝標示違規。國民健康署經與販售通路確認,發現某業者8品項菸品容器均未標示尼古丁含量,已通知販售業者全面下架回收。

衛福部長石崇良17日下午親自率隊突擊台北市多家超商,了解加熱菸販售情形。雙北衛生局同步展開稽查行動,截至17日晚間7時,台北市衛生局專案稽查已累積稽查115家販菸店家,查獲5個品項加熱菸外包裝標示不符規範,已令販賣業者儘速回收違法產品。新北市衛生局也在稽查中發現相同問題。
國健署說明,菸品容器之尼古丁、焦油標示,應依據菸害防制法之「菸品尼古丁焦油含量檢測及容器標示辦法」規定辦理。加熱菸產品外包裝如未依規定標示,製造或輸入業者最高處500萬元罰鍰,並令其限期回收或退運。屆期未回收或退運者,按次處罰,違規菸品沒入並銷毀。
石崇良在稽查過程中發現,某家店將傳統紙菸、加熱菸區隔展示,有凸顯產品的問題,已要求店家改善,並向總公司反映。他強調,為避免廣告、促銷,業者不能實品展示加熱菸,也不能凸顯位置,展現的照片不能超過實體的大小,要有吸菸的危害警示。

台北市衛生局指出,依據菸害防制法第10條,如菸品未標示尼古丁、焦油含量,依同法第29條規定,菸品製造或輸入業者處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販賣菸品場所,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至於何時能重新上架,須待商品標示完全符合規定、經地方衛生局確認後才能恢復販售。國健署長沈靜芬特別呼籲店家,禁止販賣菸品給未滿20歲的青少年,落實「停、看、問」,甚至可以要求出示證件。

台大醫院家醫部醫師郭斐然說,德國研究證實,加熱菸會產生PM0.3,比PM2.5更微小,可深入人體肺部及血管,造成呼吸系統和血液系統傷害。日本研究顯示,使用加熱菸者,最高9成淪為雙重使用者,甚至可能成多重尼古丁成癮,更難戒除菸癮。
台灣拒菸聯盟呼籲,衛福部對菸草公司的施壓要有擔當,應立即公告禁止加味菸,下架停售。石崇良回應,需要了解是什麼化學成分創造出味道,再來禁止相關成分,國健署和食藥署正合作開發檢驗方式,會著手訂出規範。
《中天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