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福建號、山東號航艦同靠三亞 栗正傑曝背後戰略意涵

分享:

解放軍的福建號(18號)航艦在完成多型艦載機的彈射起降測試後,於10月1日首度現身海南島三亞港,與山東號(17號)航艦並排泊靠,形成大陸罕見的雙航艦畫面。對此,退將栗正傑表示,雙航艦部署南海顯示北京對該戰略水域的高度重視,此舉引發外界關注。

福建號航艦完成首次艦載機彈射起降測試。(圖/中國軍網)
福建號航艦完成首次艦載機彈射起降測試。(圖/中國軍網)

在解放軍海軍於9月22日正式宣布,殲15T、殲35型戰機及空警600型空中預警機,已在福建號艦上完成首次電磁彈射起飛與攔截索降落訓練後,根據國外衛星影像顯示,福建號於10月1日停靠三亞海軍基地泊位,與山東號首次同框出現。海軍分析人士認為,這顯示福建號已完成最後階段海試,進入交艦前的驗收階段,距離正式成軍時間不遠。

栗正傑在3日中天節目「中天辣晚報」中表示,福建號先前已完成造船廠主導的初期海試,近期測試包含電磁彈射、艦載機操作及官兵熟悉度。他說,如果海上測試有問題,航艦應該會回到乾塢調整,但福建號直接南下三亞,顯示各項測試順利,已進入交艦前的最後驗收。

山東號航艦。(圖/大陸國防部)
山東號航艦。(圖/大陸國防部)

栗正傑進一步指出,福建號及山東號皆隸屬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雙航艦部署在南海,不僅是因應近年菲律賓在南海加強行動,也為解放軍提升制空監控與海上投射能力奠定基礎。

此外栗正傑也認為,福建號艦上搭載的空警600型空中預警機,將顯著改善航艦編隊的預警與指揮鏈,加上搭載殲35型第五代艦載機,意味大陸的航艦已開始追求「藍水作戰」能力,對西太平洋及南海局勢將產生指標性影響。

栗正傑。(圖/中天新聞)
栗正傑。(圖/中天新聞)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