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0歲女性在停經後變得特別愛吃甜食,導致腰腹部脂肪明顯囤積,體重增加7公斤。胃腸肝膽科醫師鄭泓志指出,更年期女性的血糖波動幅度平均增加40%以上,會刺激大腦釋放飢餓訊號,使人依靠進食獲得短暫能量與快感,長期下來恐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鄭泓志在臉書發文表示,這名原本身材苗條的女子,對更年期後的身材走樣感到困擾。醫師解釋,更年期因雌激素下降,使細胞對胰島素反應變鈍,身體更容易將糖分轉化為脂肪。初期脂肪常堆積在大腿與臀部,後期則囤積於腹部與內臟,使內臟脂肪比例增加15至25%,心血管風險也隨之上升。
更年期女性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肌肉合成變慢,基礎代謝率每年平均下降1至2%。鄭泓志表示,即使飲食和過去相同,每天仍會少消耗約100至150大卡。更重要的是,飯後血糖增幅可達40%以上,血糖頻繁起伏會刺激飢餓訊號,使人特別想吃甜食,增加胰島素阻抗風險。

針對更年期女性的血糖問題,鄭泓志建議從飲食著手,首先應減少精緻澱粉與甜食攝取。他解釋,這類食物會使血糖快速上升、胰島素大量分泌,容易造成脂肪囤積。建議選擇天然、少加工食物,並可用赤藻糖醇、甜菊糖等代糖替代甜食,減少血糖波動。
蛋白質攝取也是關鍵。鄭泓志建議每天攝取每公斤體重乘以1至1.2公克的蛋白質,可刺激肌動蛋白合成並維持基礎代謝。例如50公斤女性每天需約50至60公克蛋白質,可從魚、雞胸肉、雞蛋等食物補充,外食族也能以高蛋白粉補足不足量。
此外,補充高纖飲食與益生菌也很重要。鄭泓志表示,益生菌有助於減少慢性發炎、促進脂肪氧化與改善胰島素平衡。蔬果、豆類、燕麥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延緩糖分吸收、減少血糖波動,對控制體重有幫助。
在運動方面,鄭泓志建議有氧運動和阻力運動並行。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游泳、騎單車,搭配每周2次阻力訓練,例如深蹲、伏地挺身、重量訓練,能提升肌肉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幫助降低內臟脂肪,改善更年期女性的血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