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倒數計時,候選人郝龍斌今天(13日)表示,競選過程快結束了,他想稱讚對手們,「尤其在這場競選中,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麼。」郝龍斌說,「謝謝鄭麗文女士給我的當頭棒喝,政治人物要有說服民眾、和民眾溝通的能力。」

郝龍斌在臉書上發文表示,羅智強在國民黨「馬王之爭」中主動辭去總統府副秘書長的工作,這對一個年紀才四十出頭的人,是多麼大的割捨和氣魄。他的家境本來窮困,退下來當然沒有靠山,當時伸手幫助他的,「是我的好友、紅十字會會長陳長文」,把他送到哈佛大學,拮据地在家沉思學習。回來台灣之後,他開始經營個人臉書,在街頭上拿大聲公喊話,他不只走出宮廷,還深入大街小巷,掌握民間的困境。他的臉書追蹤者,12年下來,國民黨政治人物當中,除了馬英九前總統的特殊身分,沒有人比得上他。
郝龍斌指出,羅智強懂得用年輕的方式建立組織,是掌握洞悉新世代的政治人物。他發動四大公投,為了突顯議題,夜宿凱道數月,夜夜被蚊子叮咬,前方是他曾經上班當高官的總統府,他不遺憾,也不留戀廟堂往事。他是國民黨在野後的第一戰將,後來參選立委時,本可以輕易透過馬前總統得到不分區立委,而不必冒落選的風險,但他堅持走彎曲而非攀關係的路。他的理想特質,逐漸感動眾人,如今當選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眾望所歸,「如果有一天國民黨再度執政,我們都欠羅智強一分情。」

郝龍斌也感謝鄭麗文給他的震撼教育,「她比我小約19歲,但從政時間已經和我一樣,長達30年。」鄭麗文曾代表民進黨競選國大代表,當時她相信台獨,參加「外獨會」,他不認為這個經歷有必要拿出來批判,人在太年輕的時候,沒有足夠國際視野,受到同輩、學運的影響,很容易人云亦云。之後她去了劍橋,國際關係的訓練,馬上改變聰慧的她。在高雄以無黨籍參選落選後,她很快地加入國民黨,成為出色的發言人,「我的口才不到她的1/3,過去我對自己這方面未曾感到必要,因為我相信為政不在多言。」
「謝謝鄭麗文女士給我的當頭棒喝」,郝龍斌說,政治人物要有說服民眾、和民眾溝通的能力,尤其當民眾受苦,同志受委屈的時候,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聲音,讓他們不再覺得自己無所依靠,強大他們脆弱的心靈。

郝龍斌指出,張亞中從年輕開始,就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信徒,在台灣主流民意愈來愈過度傾斜時,他孤獨努力了超過20年,如撒種子般,不信公義喚不回。這次主席選舉,他或許和我有意見分歧之處,但他在自己的理念論述上,完整而不必口號,理路清晰而無情緒性控訴,口才一流沒有冷場。
郝龍斌稱讚張亞中「薑是老的辣」,他紮實的國際政治訓練馬上讓他看到日本的右傾力量再崛起,新當選自民黨總裁的高市早苗,是麻生支持的,走安倍路線,過去時常參拜靖國神社。當鄭麗文可能未加思索表示當選主席將拜訪同為女性的高市早苗,他立即善意制止,那是向二次大戰甲級戰犯的敬禮,向當年的軍國主義投降,這樣的拜訪,不是新聞炒作,而是置中國人苦難的八年抗戰於何地?

郝龍斌認為,這場大選以世代交替的口號開始,一個人如果有大格局,她40、50歲就可以成大業。國父孫中山先生過世時才59歲,他已推翻了數千年的皇權體制。經國先生走的時候1988年年初、79歲。從54歲開始,他責成費驊、李國鼎、孫運璿設立工研院,77歲時力排阻礙,接受李國鼎的建議,創立台灣第一家資金國際級的科技公司台積電,傾全國資金冒險一博。年輕沒有阻礙他的視野,年邁沒有綁住他的氣魄。台積電成立11個月後,我們失去了民國史上最了不起的領袖,「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何況這次是五人行。」
郝龍斌說,「謝謝所有主席參選人,你們給了我難忘的人生成長經驗。我不會永遠只留戀在自己的同溫層,我們的身旁有無數可以學習的對象。我把心放大,自己放下,我知道人生就是如此,即使敵人,都有你可以學習的地方。我一直相信如此。否則我永遠不可能從原本的小池塘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