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持續高溫,除了容易造成一般性的熱傷害外,醫師提醒民眾還需注意高溫對大腦的影響。研究顯示,極端高溫環境不僅影響人體的血流分布與神經傳導,更可能導致認知功能受損。
重症醫師黃軒在個人部落格中指出,當人體處於超過攝氏35度的環境下工作時,會明顯影響執行力、反應速度與語言處理能力。他解釋,高溫會干擾大腦的血流、神經傳導與化學物質平衡,造成注意力渙散、判斷力下降,甚至引發情緒失控。
研究發現,持續暴露在高溫環境下可能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同時會改變腦內多巴胺與血清素的濃度,提高焦慮與衝動行為的可能性。當身體無法有效散熱時,核心體溫上升會擾亂中樞神經系統,引發熱性譫妄與認知混亂等症狀。

黃軒特別提醒四類高風險族群需要格外注意:腦血流調節能力下降的老年人、體溫調節系統未發展完全的幼童、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者,以及長時間在戶外或密閉空間工作的人士。這些族群對高溫的耐受性較差,更容易出現神智不清、語無倫次,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意識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