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湯類食物熱量爆表!營養師揭:一碗羊肉羹麵藏5小匙油

分享:

台灣民眾最愛的羹麵、羹湯等勾芡小吃,暗藏高油脂與高澱粉的健康隱憂。營養師指出,一碗羊肉羹麵的含油量高達5小匙,澱粉量更相當於1又1/4碗白飯,恐成為健康的不定時炸彈。

營養師李婉萍提醒,由於羹類食物不似一般正餐有明確的飯量概念,消費者容易在不知不覺間攝入過多的澱粉與熱量。(示意圖/Pixabay)
營養師李婉萍提醒,由於羹類食物不似一般正餐有明確的飯量概念,消費者容易在不知不覺間攝入過多的澱粉與熱量。(示意圖/Pixabay)

羹類小吃因為太白粉溶於水的特性,不僅會增加醣類含量,更容易導致血糖飆升與體重增加。營養師李婉萍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特別提醒,由於羹類食物不似一般正餐有明確的飯量概念,消費者容易在不知不覺間攝入過多的澱粉與熱量。

李婉萍進一步分析多種常見勾芡小吃的澱粉含量,其中酸辣湯、不裹粉的魷魚羹、蝦仁羹的澱粉量約等同1/4碗飯;魚酥羹、肉羹則相當於1/3碗飯;不加料的燒仙草、蚵仔煎更高達3/4碗飯的澱粉量。最令人擔憂的是羊肉羹麵,因同時含有麵條與羹湯,其澱粉含量竟高達1又1/4碗飯。

羹類食物的美味關鍵在於「油、鹽黏在一起」的特性,但因不會出現浮油現象,反而容易讓消費者忽略其中的油脂含量。(示意圖/Pixabay)

在油脂含量方面,李婉萍特別強調,羹類食物的美味關鍵在於「油、鹽黏在一起」的特性,但因不會出現浮油現象,反而容易讓消費者忽略其中的油脂含量。以5ml小湯匙為計量單位,羊肉羹麵含油量達5小匙;蚵仔煎、肉羹約4小匙;魚酥羹約2小匙;蝦仁羹約1小匙;而酸辣湯與魷魚羹則分別為0.8小匙與0.5小匙。

為了讓民眾能夠健康享用羹類美食,名廚駱進漢分享了一個創新的健康料理方法。他建議可以使用白木耳取代傳統的太白粉來達到勾芡效果,做法相當簡單:「先將白木耳與兩碗水放入電鍋蒸煮,再用料理機打成泥狀,最後在烹調時邊攪拌邊加入」。這種方式不僅能降低熱量攝入,還能帶來更清爽的口感。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