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師案主角回鍋228董座引議 事實查核中心報告遭學者打臉

分享:

228紀念館前館長楊振隆於近日回鍋接任董事長一職,此任命案引發外界高度關注與討論。楊振隆曾於1969年在基隆就讀高中期間,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持斧頭砍殺老師,最終遭判刑15年。然而,在出獄後,他於2016年獲提拔為228紀念館館長與基金會執行長,如今更進一步回任董事長,使得其過往紀錄與現今職務的關聯性成為焦點。

楊振隆。(資料照/中天新聞)
楊振隆。(資料照/中天新聞)

針對此人事案,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曾於2023年12月發布一份報告,內容指出楊振隆確曾犯下殺人罪。該報告同時澄清,楊振隆的薪水並非外界盛傳的每月新台幣30萬元,而是每月新台幣16萬元,其年度薪津福利總和約為新台幣190萬元。此外,該報告亦提及,楊振隆的任命案係由董事會提拔,而非由總統或行政院所主導。

事實查核中心稱228基金會執行長、董事長非政院提名,遭學者打臉,表示行政院是最終審核機關,中心卻刻意淡化行政院角色。(圖/TFC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事實查核中心稱228基金會執行長、董事長非政院提名,遭學者打臉,表示行政院是最終審核機關,中心卻刻意淡化行政院角色。(圖/TFC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然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這份報告內容,卻遭到一位匿名學者的嚴厲駁斥。該學者指出,228紀念館執行長與董事長的任命權責,歷來皆屬於行政院的職權範圍。這項說法與事實查核中心聲稱由董事會提拔的說法形成明顯對比,使得楊振隆的任命程序與其背後權責歸屬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引發各界對於此一重要職位任命透明度與合理性的進一步探討。

過往資料曝光。(圖/TFC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過往資料曝光。(圖/TFC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楊振隆從過去的重大刑案紀錄,到後來逐步擔任與228事件相關的重要職務,其個人經歷與職位變動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此次回鍋擔任董事長,不僅再度喚起各界對其過往的記憶,也同時引發了對於政府機構人事任命標準以及事實查核機制公信力的討論。各方對於此事件的看法與後續發展,預計將持續受到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

留言衝人氣 18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