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在街頭遇見他人突然昏倒時,第一反應往往可能是掐人中,試圖讓患者清醒過來。然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示警,這樣的行為不僅無效,更可能延誤搶救時間,甚至對患者造成更大傷害。
昏倒往往是身體健康亮起紅燈的警訊,可能與心律不整、心肌梗塞、低血糖、癲癇發作或中風等嚴重狀況有關。(示意圖/翻攝Pexels)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所謂「掐人中」,指的是按壓位於鼻下、嘴唇上方的人中穴位,過去被認為能刺激神經、喚醒意識。但現代醫學早已證實,昏倒往往是身體健康亮起紅燈的警訊,可能與心律不整、心肌梗塞、低血糖、癲癇發作或中風等嚴重狀況有關。此時人體可能已面臨缺氧或心跳停止,靠穴位刺激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研究顯示,搶救昏倒患者的關鍵在於第一時間是否正確應對。錯把掐人中當成急救方式,容易讓施救者忽略撥打119或進行心肺復甦術(CPR)的黃金時間。部分人在慌亂之中甚至會過度用力,導致患者鼻下皮膚破損、流血或感染;更嚴重的情況是錯誤的按壓手勢可能影響氣道通暢,引發窒息,原本可以挽回的生命反而陷入更大風險。
黃軒強調,正確的急救方式應包含喚醒患者、呼叫救援、實施胸外按壓及視情況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AED)。其中,胸外按壓是最能提升存活率的急救行為之一。即使施救者未受過完整醫療訓練,只要掌握按壓胸口中央、維持穩定節奏與深度,即可為患者爭取寶貴時間。即使無法進行人工呼吸,單純的持續按壓依然具有顯著效果。
許多民眾對CPR存有誤解,誤以為這是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事實上,一般人只要經過簡單訓練便可學會。根據美國心臟協會資料,施行CPR能將心跳停止者的存活率提高兩至三倍。正因如此,政府與各大醫療單位近年積極推動急救教育,希望全民皆能具備基本急救能力。
黃軒指出,掐人中這類傳統迷思,可能出自一片好意,但若方法錯誤,不但無助於挽救生命,還可能造成不可逆的遺憾,呼籲民眾勇於更新急救觀念,放下錯誤的直覺反應,學會用正確的方式應對緊急狀況。(CTW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