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僅會引發糖尿病等慢性病,更可能在急救時為醫護人員帶來巨大挑戰。急診醫師在粉專「超級白急診醫師」的分享,肥胖患者在進行呼吸道處置時,可能面臨多重困難與風險。

研究顯示,體重指數(BMI)超過30的患者,插管困難的風險是正常體重者的3.2到7倍。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包括脖子脂肪過多、下巴後縮及舌頭過厚等,這些因素都會增加氣道辨識的困難度。
即使先不插管,只用面罩給氧,重度肥胖患者同樣面臨較高風險。當BMI超過40時,約35%的患者可能出現面罩通氣困難的情況,相較之下,正常體重者僅有5%會遇到此問題。這是因為肥胖患者容易出現舌頭後倒、上呼吸道塌陷,以及胸部組織過重導致肺部順應性變差等情況。

更值得注意的是,當插管與面罩通氣皆無法順利進行時,最後的急救選擇—環甲切開術,在重度肥胖患者身上也變得更加困難。由於皮下脂肪層較厚,使得氣管位置模糊不清,不僅手術時間延長,併發症發生的機率也明顯提高。
急診醫師特別提醒,肥胖患者在麻醉後血氧下降的速度也比一般人快得多。一般體重的患者在停止通氣後,約需8分鐘血氧才會降至90%,但BMI超過40的患者僅需2.7分鐘就會達到相同程度,且再次給氧的效果也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