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一名14歲少年因好奇,將38顆「水晶寶寶」塞進尿道,2天後吸水膨脹撐滿膀胱,導致腎臟積水、輸尿管擴張,緊急手術後最終脫險。呂謹亨醫師表示,尿液排不乾淨嚴重恐導致腎衰竭,最終可能需要洗腎治療。

這名14歲少年皓皓因為好奇,將玩具水晶寶寶一顆一顆塞進了尿道,當天並沒有異樣發生。然而第二天開始,他感覺到持續有尿意,去廁所卻又尿不出來,直到晚上情況惡化。得知實情後,皓皓的媽媽立即帶他前往武漢兒童醫院就診。檢查時醫生發現,皓皓的膀胱內有密集的異常回聲,且雙側腎臟已出現積水、雙側輸尿管擴張。醫護人員確認這些異物是吸水膨脹後的水晶寶寶,當即為皓皓辦理住院並安排緊急手術。
由於皓皓的腎臟已經積水,尿液無法正常排出,情況危急必須立即手術處理。經過麻醉後打開膀胱,醫生發現裡面有多顆圓溜溜的水晶寶寶,進一步探查發現膀胱內密密麻麻全被塞滿,且有38顆之多,其中最大的已膨脹到鵪鶉蛋大小。
泌尿科醫師呂謹亨透露,在泌尿科臨床上見過許多類似案例,病人因好奇、追求快感、特殊癖好,甚至心理疾病,會將異物塞入尿道。「像是有塞稻草、電線、筆芯、筆蓋、鍊子、筷子、牙籤,鐵絲、曬衣架、女性胸罩鋼絲、泡棉膠,甚至還有專門用來塞尿道的情趣用品。」呂醫師說。

針對這起水晶寶寶案例,呂醫師分析,尿道內沒有尿液時,水晶寶寶不會膨脹,可以一路推送到膀胱,但一旦吸收尿液便開始膨脹,最終塞滿膀胱,導致腎臟尿液排不出來,造成腎水腫。
呂醫師進一步解釋,這種情況的致病過程與攝護腺肥大相似,都會阻塞尿道,造成尿液排不乾淨,引發反覆泌尿道感染、膀胱結石、膀胱退化,嚴重時會產生腎水腫,甚至腎衰竭,最終可能需要洗腎治療。
呂醫師也提醒,攝護腺肥大應及早處理,不要等到嚴重才就醫。他表示,過去治療方式多為藥物控制,直到嚴重到尿不出來才進行雷射刮除手術,但此時膀胱甚至腎臟通常已開始退化。現今已有新式的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攝護腺拉提術等技術,可提早介入治療,避免手術副作用及膀胱退化和腎功能受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