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天平均有42名女性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其中三陰性乳癌(TNBC)因具高復發率且治療選項有限。營養師呂美寶提醒,日常飲食中常見的某些食用油可能會促進三陰性乳癌細胞的快速擴張。

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今年3月發表在《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顯示,含有高量Omega-6亞麻油酸的油品,如大豆沙拉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可能會被醫界堪稱「乳癌最惡性殺手」的三陰性乳癌細胞直接感知與利用,進而促進腫瘤的快速擴張。
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在臉書發文引述另一篇刊登於《Immunity》的研究指出,三陰性乳癌會釋放一種稱為花生四烯酸(AA)的脂肪酸,這種物質會重新編程免疫細胞,使其不但無法攻擊腫瘤,反而協助腫瘤逃避治療。這表示過量攝取Omega-6亞麻油酸,不僅可能加速腫瘤生長,還可能降低免疫治療的效果。

專家建議,民眾在日常飲食中應減少使用Omega-6含量較高的植物油,並避免過度攝取加工食品與油炸食物。同時,可適度增加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中小型深海魚類、深海魚油、海藻油及亞麻籽等,以助於抗發炎與調節平衡。
呂美寶強調,雖然Omega-6亞麻油酸和花生四烯酸都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參與荷爾蒙代謝、免疫、神經傳導與生殖功能,但過量攝取可能導致身體發炎,並可能增加癌細胞生長的風險。對於癌症患者,建議在醫師與營養師的指導下,全面評估飲食狀態,必要時可進行體內脂肪酸比例檢測,以調整飲食中的油脂攝取來源與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