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不僅關乎牙齒,更可能是防範癌症的第一道防線。黃軒醫師提醒,若口腔內壞菌失控,可能沿著身體擴散,增加頭頸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癌及胰臟癌的風險。

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分享,口腔內存在超過700種微生物,正常情況下好菌與壞菌維持平衡。然而,一旦出現牙周病或慢性發炎,壞菌便可能占上風,不僅損害牙齒健康,還可能對全身造成影響,甚至為癌症與慢性疾病埋下隱患。
針對頭頸癌,黃軒指出,這類癌症與口腔細菌的關聯性最早被科學證實,尤其是口腔鱗狀細胞癌。研究顯示,牙周病菌中的「牙齦卟啉單胞菌」會干擾細胞正常凋亡機制,讓不該存活的細胞持續存在,進而助長癌細胞生長與擴散。
此外,口腔細菌還可能影響消化系統。黃軒提到,食道癌患者的口腔菌群常呈現異常,特別是厭氧菌「具核梭狀桿菌」明顯增多,這或許是食道癌的早期警示。同時,這種細菌也與胃癌及大腸癌相關,長期刺激消化道黏膜,引發慢性發炎,削弱免疫系統,讓腫瘤細胞更容易躲避攻擊。

胰臟癌的風險也不容忽視。黃軒引述美國長期研究指出,患有嚴重牙周病的人罹患胰臟癌的機率顯著上升。原因可能是壞菌透過血液到達胰臟,並產生致癌物質如亞硝胺,加速癌變過程,同時慢性發炎也會惡化腫瘤周邊環境。
為避免口腔細菌引發健康危機,黃軒提出四項建議。他強調,每天至少刷牙兩次,尤其是睡前,並搭配牙線清理殘渣;每半年進行一次牙齒檢查,避免問題惡化;飲食上應減少高糖與加工食品,增加蔬果與抗氧化食物攝取;此外,戒菸與限制飲酒也至關重要,因為研究顯示,牙周病患者若同時有菸酒習慣,頭頸癌風險會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