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有救了!快跟枕邊人說!3招擊退惱人鼾聲 長期無法改善快就醫

分享: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在台灣1600萬名成人中,約有800萬人會打呼,其中有不少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初日診所家庭醫學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魏士航教3招「改善睡眠打呼」,透過減重、側睡及睡前不喝酒等方式和「打呼說掰掰」。

在台灣1600萬名成人中,約有800萬人會打呼,其中有不少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示意圖/翻攝pexels)
在台灣1600萬名成人中,約有800萬人會打呼,其中有不少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示意圖/pexels)

打呼又稱為打鼾、打鼻鼾,是入睡後呼吸道的肌肉張力下降,呼吸道受到擠壓、呼吸氣流受到阻力,軟顎和舌根震動而產生聲音或呼吸暫停的情形。打呼若持續一段長時間,可能伴隨而來的是呼吸暫停或呼吸中止的危險,也可能出現複雜的併發症,進而危及生命。

「睡眠呼吸中止症」指患者在睡眠中,因不能呼吸而導致睡眠呼吸中止,並常於睡夢中醒來,醒後才會回復正常呼吸。睡眠呼吸中止一晚可以發生數十次到數百次不等,每次醒來的時間並不一定,由數秒到超過一分鐘都有可能,但患者自身不易察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睡覺時因上呼吸道變狹窄,而使呼吸變淺且費力,因此打呼聲特別大聲,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上呼吸道完全堵塞而吸不到空氣、窒息,這也是為何臨床上偶有聽到民眾在睡覺中猝死的案例。

改成側躺的方式睡覺,就能避免打呼。(示意圖/pixabay)

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魏士航醫師在YouTube頻道《初日醫學 - 宋晏仁醫師 x Cofit》分享影片,提供3種方法解決睡眠打呼問題。

  • 減重:肥胖者因呼吸道周邊的脂肪堆積,容易使呼吸道變窄,空氣難以流通進而導致打呼。根據臨床的觀察,只要適當減重,減少因為脂肪堆積而產生的呼吸道壓力,打呼狀況就能有效改善。
  • 側睡:仰躺時舌頭容易往後壓迫到呼吸道,可以改成側躺的方式睡覺,就能避免打呼。
  • 睡前不喝酒:酒精會暫時降低呼吸道的肌肉張力,所以睡覺前最好不要喝酒。

魏士航醫師提醒,打呼除了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是罹患疾病的警訊之一,像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鼻部或扁桃腺問題,另也與其他的內分泌疾病有關。若長期有打呼症狀且遲遲無法改善,應主動就醫接受檢查與治療。(CTWANT)

【延伸閱讀】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