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擰不開罐頭、走不遠、爬樓梯很累,這些都是肌肉流失所造成的,其實不用等到老,30歲左右肌肉就會逐年加快流失,想要做很多事都會覺得很困難,對此,醫師表示,這4招可有效預防肌少症。

(圖/photoac)
五股翔展診所醫師傅裕翔在臉書發文指出,不用等到老,30~40歲後,肌肉就會逐年加快流失,肌肉流失讓你的退休生活全部泡湯,想要旅行、爬山通通有困難,60歲以後許多人就會面臨肌少症。
傅裕翔表示,缺乏肌肉保護的身體很容易受傷,甚至引起骨折、失能等問題,想要遠離肌少症,越早開始保養越好。
維持足夠熱量:
樂齡族所需的熱量跟成年人相同,千萬不可以隨便打發一餐,如果胃口不好或是咀嚼力不好,可以發揮一些巧思。
例如:蛋類可以做成蒸蛋、肉類切碎或做成肉泥、青菜泡在湯裡煮爛一點。
充足蛋白質:
養生絕對不是「少吃肉多吃菜?」沒有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肌肉將會快速流失,將成為肌少症的高危險族群。如果咀嚼力不佳可以吃肉末,素食者也能飲用高蛋白飲料,來攝取足量蛋白質。
補充維生素D:
台灣人雖然位於海島,但有過半都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最好的方法就是曬太陽 ,每天曬15分鐘太陽就能補充維生素D,減緩肌肉流失、維持骨骼健康。
維持運動習慣:
除了飲食,運動也是避免肌少症找上門的好方法,樂齡族可以做低強度的重量訓練或慢速有氧,來維持肌力健康,建議可以尋求專業教練協助,比較不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