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星王晴日前因微波加熱雞蛋導致眼角膜破裂、臉部燙傷,引發各界關注微波爐使用安全問題。美國營養師鮑爾(Jessica Ball)近期透過《EatingWell》雜誌指出,微波爐雖是現代生活中的好幫手,但部分食材不宜使用微波加熱,以免造成危險。

美國營養師鮑爾(Jessica Ball)近期透過《EatingWell》雜誌指出,葡萄、整顆生蛋、加工肉品、小紅蘿蔔、生肉、白開水、醬汁,以及母乳或泡好的奶粉等八種食材,都不適合使用微波爐加熱。其中,葡萄在微波加熱時,特別是切半且皮仍相連的情況下,可能產生電漿和火花,存在爆炸風險。
香港科技大學科學教育助理教授陳天問博士解釋,小紅蘿蔔因含有大量離子或礦物質,且體積較小、表面曲率大,在微波輻射下可能引發電離現象,產生火花。

對於加工肉品,研究顯示在微波爐高溫加熱時,較易產生膽固醇氧化產物,這類物質比一般膽固醇更容易損害心血管健康,增加動脈硬化和冠狀動脈疾病風險。
專家特別提醒,白開水和醬汁在微波加熱時可能發生過熱現象,即使溫度超過沸點卻未出現明顯沸騰,一旦移動或攪動可能突然爆發,造成燙傷意外。至於母乳或沖泡好的奶粉,由於微波加熱不均,容易形成高溫熱點,可能燙傷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