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6萬人調查! 「植物蛋白+紅肉」腎病風險降5成

分享:

一項新加坡的大型研究指出,紅肉攝取量與腎臟健康密切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紅肉吃得最多的人罹患末期腎臟病的風險增加40%,而若以植物性蛋白替代部分紅肉,腎衰竭風險可下降超過50%。

研究結果顯示,紅肉吃得最多的人罹患末期腎臟病的風險增加40%。(示意圖/Pexels)
研究結果顯示,紅肉吃得最多的人罹患末期腎臟病的風險增加40%。(示意圖/Pexels)

減重醫師蕭捷健在其臉書粉絲專頁分享了一項追蹤超過6萬3000人、歷時15年的新加坡研究,該研究發現,紅肉攝取量最高的人群,罹患末期腎臟病的風險顯著高於攝取量最低者。

蕭捷健指出,紅肉並非完全不能吃,關鍵在於攝取的總量和頻率。研究建議,每周紅肉攝取量應控制在350至500公克之間,相當於3至4份手掌大小的分量。適量的瘦紅肉能提供豐富的鐵質,但應避免過量食用及遠離加工肉品如香腸和培根,以減少對腎臟的負擔。

此外,蕭捷健強調,植物性蛋白的攝取對腎臟健康具有保護作用。研究指出,每天用一份大豆或豆類替代紅肉,能有效降低腎衰竭風險,且對於已經有腎臟疾病的患者,也能延緩病情惡化。他進一步解釋,植物性蛋白不僅能減少腎臟負擔,還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是紅肉的良好替代選擇。

針對動物性蛋白質的影響,蕭捷健表示,魚肉是腎臟的「超級好朋友」。(示意圖/123RF)

針對動物性蛋白質的影響,蕭捷健表示,魚肉是腎臟的「超級好朋友」。統合分析顯示,多吃魚肉能降低約12%的慢性腎臟病風險,這得益於魚肉中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作用,能減輕腎臟的壓力。此外,乳製品因富含鈣和鉀,能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對腎臟也可能具有保護效果。

這項研究的結果為腎臟健康提供了重要參考,尤其是在飲食選擇上,如何平衡紅肉、植物蛋白及其他蛋白質來源,將直接影響腎臟的長期健康。蕭捷健呼籲民眾,在享受紅肉的同時,應適量攝取並搭配多樣化的蛋白質來源,如魚肉、大豆及乳製品,以減少腎臟疾病的風險。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