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器官沉默太久會嚇死人!台灣每年8000人因肝癌過世 7成有B肝帶原

分享: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140萬人因肝疾病逝世,而台灣每年約8000人因肝癌失去生命,B型肝炎是導致慢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癌病患中約有7成為B肝帶原、2成為C肝帶原,也就是每天有近20人因B、C肝導致肝炎死亡。醫師也警告,目前37歲以上,估計仍有190萬B肝帶原者未經篩檢追蹤。

根據《 ETtoday健康雲》報導指出,全球約有3.54億的人口患有B型及C型肝炎,每30秒就有1人死於肝炎疾病,台灣每年約4065人死於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平均每46分鐘即有1人死於肝炎相關疾病。肝炎病毒分為多種病毒株,分別為A型、B型、C型、D型和E型。而B肝病毒在慢性肝炎時幾乎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倦怠、噁心、食慾不振、黃疸、茶色尿等症狀。如果出現猛爆性肝炎,會導致嚴重黃疸、肝腦病變,患者可能昏迷,甚至死亡。目前國健署有提供免費肝炎篩檢,45歲至79歲民眾(原住民提早至40歲),都可以接受一次B型、C型肝炎篩檢。

肝病的傳播方式跟疾病嚴重程度、地理分佈和預防方法都有差異,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打疫苗」和「抗病毒治療」都是有效方法,尤其是B肝疫苗政策啟動前有一群「疫苗斷層世代」,目前37歲以上估計有190萬B肝帶原者,恐因沒追蹤正在「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中。

賴基銘提醒,疫苗斷層世代的族群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否為肝炎帶原者或感染者,肝臟是沉默的器官不易察覺,時常發現時已經嚴重到無法治癒,B肝帶原者中稱作「健康帶原者」是指無症狀並且肝功能檢查結果都正常的人,在20歲至40歲間,非常容易因為肝臟反覆發炎導致肝硬化,嚴重引發肝癌,建議民眾應積極每半年至一年定期追蹤,若透過篩檢早期發現,可及早提供適當治療,避免演變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大幅降低致癌風險。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