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前考驗!女性最困擾「經前症候群」中醫揭2招輕鬆改善

分享:
0:00
volume_up

文/Uho優活健康
身材圓潤的小文有個困擾,每個月月經要來之前,總感覺雙腳特別腫脹沉重。經常熬夜加班的張小姐,平時就有頭痛的問題,在月經來之前的幾天頭痛更明顯,經常需要吃止痛藥。小萍月經要來的時候,也總容易感冒。月經來跟身體差有關嗎?醫師提醒,其實這是經前症候群在搞鬼。

示意圖/PHOTO AC

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黃盟珠表示,上述這些都是在門診時常聽到的情況,也代表許多女性可能都有這樣的困擾,或至少聽過身邊的女性朋友抱怨過這些情形,包括水腫、頭痛、免疫力差等這些症狀,都屬於經前症候群的表現。黃盟珠說明,女性月經來潮前幾天出現的種種不適症狀,統稱為「經前症候群」,可概略分為心理、生理、行為3大類型:

  • 心理層面:像是焦躁、易怒、情緒起伏大、情緒低落等。
  • 生理症狀:包括頭痛、噁心、乳房腫痛、小腹悶脹、手腳水腫、睡不著等。
  • 行為症狀:可能出現提不起勁、注意力不集中等,直到月經來潮後,症狀才會緩解或消失。

黃盟珠進一步指出,在中醫的觀點,女性月經來潮和「肝」有很大的關係,中醫理論認為肝的功能有「肝藏血」、「肝主疏泄」等,肝的功能正常,能夠調暢全身氣機、能夠藏血,才能使月經順利來潮。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氣機不通暢,就容易在月經前出現焦躁、情緒起伏、乳房脹痛等症狀,如果肝氣進一步鬱結,就容易有頭痛、易怒等情形。而若肝氣鬱結剋制脾土,脾土不能運化水濕,就容易導致水腫。因此,中醫在治療經前症候群時,以「疏肝解鬱」為首要,使肝氣條達,再配合個人體質調整。例如:原本有脾虛濕盛的要健脾利濕,腎氣虛的佐以補腎,氣血虛的補養氣血,往往都能獲得不錯的療效。

黃盟珠建議,在女性預防經前症候群的個人保養方面,運動很重要,運動能帶動全身氣血循環,產生腦內啡,生理、心理層面的症狀都可以改善。在飲食保健方面,則可以多加攝取以下食物:

  • 可幫助穩定情緒:多吃綠色蔬菜如花椰菜、菠菜,及適量的堅果,含有維生素B群以及鎂離子
  • 強化身體抗氧化反應:可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E的酪梨、黑芝麻、小魚乾等,讓心情跟精神都比較好

文章授權轉載自《Uho優活健康》頭痛、水腫、情緒起伏大⋯女性最困擾「經前症候群」中醫2招改善
延伸閱讀:
爆痘、好想睡⋯都是月經前兆!小心8大「經前症候群」惹禍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