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屁股痛竟是大腸癌!他靠「三合一創新療法」成功康復

分享:

一名52歲男子因長期飲食不正常加上有抽菸習慣,多年前騎車時感到屁股腫痛,原本不以為意,直到2年前因病就醫才發現罹患大腸癌第三期。所幸透過創新的免疫治療方式,搭配高精度放療及熱療等三合一療法,成功控制病情。

一名52歲男子因長期飲食不正常加上有抽菸習慣,多年前騎車時感到屁股腫痛,就醫才發現罹患大腸癌第三期。(示意圖/Pixabay)

這位邱姓男子2年前因副睪丸炎及肛門廔管而接受手術,但醫師在手術過程中意外發現他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且已經無法以手術方式治療,當時只能進行清創並做造口手術。雖然接受化療及放療治療,但疾病仍出現復發情形。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表示:「原發腫瘤經過放化療後再復發的情況相當棘手,因為化療可能已產生抗藥性,而放療的可接受劑量也有其限制。」面對這樣的困境,醫療團隊決定採用「創新協同聯合療法」,在局部腫瘤內注射免疫增強藥物,並結合高精度放療及熱療來激發免疫反應。

針對治療方式的創新之處,季匡華主任解釋:「這些治療方式雖然大家都不陌生,但我們的手段比較創新,採用低劑量的免疫節點抗體直接注射到腫瘤內,再配合組織內熱治療,這樣能夠大幅提升原本效果有限的放療效果。」

一般大腸癌使用免疫治療的效果通常不理想,但透過這套聯合療法,能夠引起「原位疫苗效應」,突破傳統免疫治療的限制。(示意圖/123RF)

季主任強調,一般大腸癌使用免疫治療的效果通常不理想,但透過這套聯合療法,能夠引起「原位疫苗效應」,突破傳統免疫治療的限制。所謂原位疫苗效應,就是活化局部的免疫細胞,協助辨識出腫瘤抗原,進而召集更多免疫細胞前來攻擊腫瘤,產生治療效果。

治療後的成效相當顯著,邱先生的症狀幾乎完全消失,不僅能夠恢復正常的日常活動,生活品質也獲得明顯改善。具體來說,他的坐姿恢復平衡、疼痛感減輕,同時經由正子影像檢查也顯示病情有明顯進步,兩種腫瘤指數都呈現下降趨勢。

展望未來,季匡華主任表示,這個成功案例突顯了多元整合、精準治療以及創新策略的重要性。醫療團隊未來將進一步嘗試將細胞治療與精準放射治療結合,期望能夠幫助更多癌症病患。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