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汪建民先前才透露罹患肺腺癌第四期,不料,妹妹今(8)日在臉書證實他已在昨日晚間離世,對此,就有醫師提醒,肺癌除了吸菸以外,還有其他不可忽視的危險因子,且診斷後3至4個月為治療黃金期,呼籲高危險族群應定期篩檢。
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肺癌依細胞型態可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在台灣非小細胞肺癌佔約92%,國人最常罹患的肺腺癌就屬於非小細胞肺癌,在已知的基因突變中,又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佔50-60%為大宗。
陳育民指出,肺腺癌本來就是很容易產生腦轉移的癌症之一,具EGFR突變的患者又有更高的比例有腦轉移,根據文獻約有2成到3成患者在初診斷便有腦轉移現象,而5到6成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癌細胞也會擴散至腦部,導致預後不佳。
而高雄長庚胸腔內科醫師王金洲表示,肺癌病變初期毫無症狀,腫瘤體積太小也難以發現,要大到可以被看出來可能要花10年以上時間。因此就算早或晚幾週或幾個月,可能不會影響整個疾病的癒後,因此也建議患者要把握診斷後3至4個月左右治療的黃金期。
成大醫院胸腔內科教授兼主治醫師林建中表示,若出現胸悶、胸痛或咳嗽不止等症狀時,很有可能是潛在的肺癌患者,目前LDCT為可早期發現肺癌之有力篩檢工具,能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國健署目前也已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族群,提供兩年一次之免費LDCT篩檢,醫師也呼籲,應定期就醫篩檢,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