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體內缺水2%就足以讓大腦記憶力、專注力和反應速度明顯下降,長期恐導致大腦加速衰老,增加失智風險,劉博仁醫師提醒,早上起床後、兩餐之間、運動後、下午精神疲倦時,皆是補水的黃金時段。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在臉書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指出,人體大約有60%是水組成的,大腦的含水量甚至超過70%,代表體內缺水時,不只會影響身體,也會使大腦變得遲鈍。
劉博仁提到,缺水的表現不只有口乾舌燥,還可能出現頭昏腦脹、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便秘、代謝變慢、皮膚乾燥等症狀。成年人建議每天喝足2000毫升的水,尤其是早上起床後、兩餐之間、運動後、下午精神疲倦時,是補水的黃金時段。如果常常忘記喝水,可以設定手機提醒,或隨身攜帶水瓶,養成喝水的習慣。

喝湯、喝咖啡,喝下肚的這些難道不算嗎?劉博仁解釋,湯、手搖飲、咖啡裡的水分固然存在,但往往也含有大量鹽分、糖分或咖啡因,這些成分容易讓人流失更多水分,「真的能滋養身體與大腦的,是單純、乾淨的白開水。」
許多民眾會撐到口渴才想到喝水,但感覺渴的那一刻,身體早就處在輕度脫水的狀態。即使只是缺水 2%,就足以讓大腦的記憶力、專注力和反應速度明顯下降,長期喝水不足,甚至會加速大腦的老化,增加失智風險。劉博仁提醒,水是最便宜、最容易取得的健康資源,卻最容易被忽略,想要讓大腦有活力,就該好好地喝足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