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女大生突發性肢體無力、口齒不清 竟是「卵圓孔」作祟造成腦梗塞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20歲的女學生出現突發性右側肢體無力及口齒含糊不清與構音困難,經腦部斷層掃描後,顯示無腦出血,症狀反覆惡化,左側顏面神經麻痺,採取腦部核磁共振造影檢查。

微創心導管置放「卵圓孔關閉器」。(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發現於基底核左側出現腦梗塞,因此隨即轉院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透過一系列神經學檢查後,起初並無發現異常,胸前及經食道心臟超音波亦無看到左右心房分流,最後會診於兒童(先天性)心臟科安排微創心導管檢查,發現是「開放性卵圓孔型心房中膈缺損」所引起的腦中風,後經由「卵圓孔關閉器」順利封堵。

依據台灣腦中風發生率的研究,35歲以上的人口發生率約為千分之3,以35歲以上的人口數接近1千萬來計算,每年的腦中風新發生數約為3萬人,近年來也發現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約兩成有缺血性中風的情形,年齡介於在18歲至50歲之間。

腦中風目前是國人十大死亡率中僅次於「癌症」之第二位死因,平均每年有1.3萬人到1.5萬人死亡,但若將不同的癌症個別統計,腦中風會成為所有單一類疾病中,最主要的死因,同時,腦中風也是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500萬人罹患腦中風,其中更有500萬人死於該病,另有500萬人因腦中風而永久殘疾,死亡率在65歲之後甚至增加了10倍之高。

在台灣,腦中風是成人殘障的第一主因,也是使用健保資源前三名的疾病之一,若一旦罹患突發性腦中風,常讓病患與家人措手不及,不僅會導致急性期的醫療照顧支出增加,在中、長期的醫療照顧支出與家庭社會的成本更是龐大,對國家也會造成極大的負擔。

臨床上,腦中風分成兩大類,即出血性腦中風與缺血性腦中風,即出血性腦中風的原因是腦部的血管破裂,缺血性腦中風則是腦部的血管阻塞,而大約70%-80%的中風是屬於缺血性腦中風。另外,腦中風的原因也包含動脈粥狀硬化所導致的血管破裂、出血或狹窄,還有心房顫動引起的血栓,以及非粥狀動脈硬化疾病,如凝血問題及動脈炎等因素,其中有25%-40%之缺血性中風找不到明確病因,被稱為「隱源性中風(cryptogenic stroke)」。

腦部核磁共振造影檢查發現於基底核左側出現腦梗塞。(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隱源性中風」在45歲以下的族群發生率較高,對患者和家庭容易造成巨大衝擊與負擔,隱源性中風可能原因很多,其中有50%隱源性中風的患者同時還有開放性卵圓孔(patent foramen ovale,PFO),容易罹患突發性臉部、單側肢體、四肢發麻無力、口齒不清或暈眩等症狀的小中風,通常會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

根據文獻顯示,偏頭痛的患者常有開放性卵圓孔,尤其是預兆性偏頭痛(Migraine Aura)的患者(發作前5到20分鐘內易發生暈眩、耳鳴、看到亮點或閃光、手腳刺痛麻木,或是口齒不清等症狀),患有開放性卵圓孔的機率高達40%~60%。根據Schwedt等學者的報告,預兆性偏頭痛患者擁有開放性卵圓孔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約4.5倍。

「卵圓孔」在胎兒時期是循環系統必要的構造,一旦新生兒出生後,肺部擴張充滿空氣,改變血行動力學,此時就不需要卵圓孔的功能,並會在出生後約一至兩年內逐漸關閉,而無法自行閉合者,才會稱作開放性卵圓孔;有25%的成年人卵圓孔不會自行關閉,若有來自下肢靜脈的血栓流回到心臟,有機會容易從右心房經卵圓孔到左心房,再掉到左心室後進入主動脈,最後阻塞腦部血管造成心源性腦中風的來源,而且根據研究顯示有四分一的缺血性中風患者是有機會復發,且復發會比第一次有更嚴重的肢體傷殘以及更高的死亡率。

兒童心臟科郭業文主任。(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早期的傳統開放性卵圓孔治療以抗凝血藥物或外科開心手術介入,包括開刀、體外循環讓心臟停止與打開心臟修補卵圓孔,但傳統開心手術傷口大,且易有併發症,承擔風險較高,患者復原期又長,而目前這方面的治療已不用開胸鋸骨,現可透過微創心導管置放「卵圓孔關閉器」即可治療,透過一根約3毫米的細管,從鼠蹊部股靜脈經由下腔靜脈到右心房,穿過卵圓孔到左心房,釋放「左傘」卡住卵圓孔,再回到右心房把「右傘」釋放,使兩片傘將洞夾住補起來,封堵器的特殊材質可促進組織癒合,導管處置時間約半小時,且不需全身麻醉。

此項目亦有健保給付;與傳統開心手術比較,微創手術復原速度快、安全性高、傷口小,住院天數也縮短至隔天就可康復出院回家,術後僅需要服用6個月的抗凝血藥物,若單以傳統藥物治療,再中風的機會仍有4%~10%,但經由微創心導管把卵圓孔關閉起來,則可減少97%以上再度中風的風險。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