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重啟公投今辯論 吳亞昕:核廢料最終處理問題無解

分享: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投票,中選會今(13)日舉辦第4場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為台灣民眾黨代表,反方代表為「暖暖蛇青少年共學團」自學畢業生吳亞昕。

核三重啟公投反方代表吳亞昕。(圖/中天新聞)
核三重啟公投反方代表吳亞昕。(圖/中天新聞)

吳亞昕表示,之所以反對核三重啟,是因為核能的風險會影響未來下一代的生活,而且核廢料的處理仍與2018年一樣,只能放置在核電廠內,並沒有最終處理場。更何況核三廠下方有活動斷層,因為建造時期的1980年代,地質科學與現在有落差,導致核三選址不當。

吳亞昕指出,蓋在斷層帶上的核三廠,即使建築物的抗震再強都沒有用,因為地震會造成地殼變動,耐震補強無法解決所有風險,美國在面對這種問題時,是直接將核電廠除役,日本則是不允許核電廠啟用,因為斷層不是人為力量得以改變,因此根本做不到所謂的「無安全疑慮」。

核三重啟公投反方代表吳亞昕。(圖/中天新聞)
核三重啟公投反方代表吳亞昕。(圖/中天新聞)

吳亞昕續指,若核三廠發生核災,屏東將有10%土地需要永久撤離,放到全台來看,有2%土地也需要撤離,130公里以內的漁貨都無法使用,這不僅會影響無數家庭生計,也會影響台灣漁業發展,一旦核三重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家庭,都會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吳亞昕也質疑黃國昌,民眾黨在去年總統大選時提出的政策,「能源配比中規劃核能在2030年佔比10%」,但即使現在核能立刻重啟,最多也只能供應3%至5%的電力,那剩餘的4%至7%的缺口要從何而來?是否重啟位於新北早已除役的核二廠?

吳亞昕再拋出疑問,核廢料現階段放置在新北、恆春核電廠內,以及蘭嶼,這些核廢料會繼續陪伴下一代多數人,請問核廢料最終處置場應該在哪裡?她希望各方能誠實且負責任地進行溝通,也希望反方代表的聲音,不會因為相對少數而不被聽見。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